热门关键词:电视主播互动

生活连线


千年武藏 玉说良渚 遇见文明

时间:2023-05-27 20:30:50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距今5300—4200年左右,在太湖流域的广袤土地上,良渚文化生息、繁衍了1000余年。武进博物馆馆藏众多良渚文化遗存文物,中华文明的印证,跨越历史的长河,穿越时间的界限,依然熠熠生辉。
寺墩遗址,位于(常州市)郑陆镇三皇庙村,是良渚文化时期极具代表性的重要遗址,遗址总面积达90万平方米以上。1978年至1993年间,南京博物院、武进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曾多次组织联合考古调查,先后五次对寺墩及周边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精美文物。
原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林留根:
寺墩遗址最早发现是在1973年,一批农民挖到了玉器,送到文物商店去鉴定,后来当时常州的文管办的同志就赶到 现场,到发现玉器出土的地点,出土了几十件玉器,后来到1976年的时候,农民建房子又发现了几十件玉器,所以说到1978年底12月份的时候,开始组织了对寺墩遗址的比较规模大的发掘,一直挖到第二年1979年的四五月份,到了1983年的时候,又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发掘,那时候发现了四座比较大的墓葬,其中最主要的三号墓,寺墩三号墓出土玉器最多的,就是那一次发现的,寺墩遗址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到了1993年到1995年那阵子,又进行了最后的一次发掘,那次的发掘主要就是针对遗址的布局。通过前面几次的工作,基本上把寺墩遗址保护下来了,确认了寺墩遗址的面积有90万平方米。
武进博物馆公共服务部 副主任 孙斌:
寺墩遗址出土了许多珍贵的玉器,其中以玉璧与玉琮的数量最多。武进博物馆馆藏这一件直径约29厘米的大玉璧,是整个江苏地区良渚文化中出土发掘最大的一块。在《周礼》中有这样的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由此可以推断玉璧是用来礼天的玉器,玉琮是用来礼地的玉器。
历史之所以动人,往往是一些微小的细节。我们无法尽述良渚先民的生活面貌,所幸能从点滴细节中感知文明的星火。出土于寺墩5号墓的十一节兽面纹大玉琮,是武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玉琮通高31cm,内圆外方,中间是上下对穿的圆孔,与古人“天圆地方,天地相通”的思想相吻合,玉琮采用了微雕阴刻线的工艺,器物表面以横向阴刻线,将琮体等分为11节,每一节以四个棱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刻划四组简化兽面纹饰,上下共有44组。
武进博物馆公共服务部 副主任 孙斌:
最细的阴线条纹仅0.7丝米,相当于0.07毫米,咱们人类的肉眼是很难看见的,必须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在当时没有金属工具的情况下,这种犹如“(游丝)毛雕”的制玉工艺,令人叹为观止。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上大多刻画有神人纹、动物纹(兽面纹),这种纹饰是神人和动物的抽象表达,这种图案在不同时期的良渚文化中都有出土,从侧面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宗教信仰和被广泛认可的权利。
往事越千年,当年的匠人早已隐入于山川湖海,唯匠心永存,融入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玉带钩,出土于寺墩五号墓,整体为扁方体,长4.6、宽2.3、厚1.8厘米,一端有圆形钻孔,一端琢磨成向内弯的扁带状弯钩。带钩玉质细腻,造型规整,底面平整,正面两端折角处打磨成弧形,并经过抛光处理,通体光素无纹,表面呈鸡骨白色,是玉器长期埋在土中形成的沁色表皮。
武进博物馆公共服务部 副主任 孙斌:
寺墩遗址的这件玉带钩出土时位于墓主人的腰部,因此推断,它应该是在腰间进行使用的。这件玉带钩也是江苏省内考古发现首例,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先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的束带佩饰多盛行于东周、秦汉,人们也曾普遍认为带钩起源于这一历史时期,而这件1994年出土的玉带钩,才使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带钩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史前时期已经问世了,很有可能已经具备了礼器的性质。我们由此可以想像,史前先民是如何从穴居野处、赤身裸体的蒙昧状态逐渐进步,最终衣裳楚楚地跨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
原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林留根:
现在我们在良渚发现的手工业作坊的话,有一套完整的工序,基本上是达到了一个大生产的格局,就像我们现代化生产一样的,流水线的生产。在古代史前社会当中,硬度这么高的玉器怎么来切割来雕刻,实际上也是一个谜,现在通过我们的考古发掘,我们发现就是说,跟古代文献上所讲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主要就是用的石英砂来解玉,沾在牛皮、牛筋上面或者麻绳上面,沾上这种砂,然后不停地来回地搓,把它分解下来,雕刻的话有更多的一些方法,有的就是用鲨鱼的牙来雕,更多的是用的髓石来进行雕琢,我们现在包括在寺墩遗址,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制玉的工具。玉器凝聚了高附加值的劳动力,制造一件玉器,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当时拥有一件玉器实际上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所以良渚文明包含着对玉的崇拜,还有对玉器的这种欣赏、这种审美,这种文化的基因的话就包含在良渚文化当中,在5000多年前就奠定了这样的一个基础。
2016年,寺墩遗址作为江苏唯一被列入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南京博物院重启寺墩遗址考古工作,对寺墩遗址群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调查、勘探和局部发掘,“大遗址”考古思路,也逐渐勾勒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图景。
原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林留根:
原来我们所认为的,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良渚晚期的这么一个遗址,实际上改变了这样的看法,寺墩遗址实际上是从早到晚的一个发展,正好是崧泽到良渚。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很古老,五千年文明,良渚文化也得到了世界的承认,但是中华文明的模式是什么?他是什么机制?他内在的动力是什么?这个就是文明的模式,所以我们考古中国的课题就是长江下游文明模式——从崧泽到良渚,所以说寺墩遗址里面就包含着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模式的重要内容。
中国文明的起源恰似满天星斗,无数双手的托举和保护,让寺墩遗址在岁月的更迭变迁中,生发文明之光,照亮未来之路。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30526

生活连线20230525

生活连线20230524

生活连线20230523

生活连线20230522

生活连线20230521

生活连线20230520

生活连线20230519

生活连线20230518

生活连线20230517

生活连线20230516

生活连线20230515

视频推荐

更多>>

千年武藏 玉说良渚 遇见文明

突发地震 常州援疆医生临危不乱坚

直击2023年中招咨询会 常武地区中

《吾记者乡村行》 礼嘉镇何墅村:打

洛阳镇启动省级劳动关系和谐镇创建

打造“让青年有感有为”的最优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