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电视主播互动

生活连线


千年武藏 明葬遗珍 忆王洛家族墓

时间:2023-05-22 09:47:34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经过近一年的修复,位于横山桥镇奚巷村的王洛家族墓原址纪念馆恢复开放,也让大家再度关注起历史中的文物和文物上的历史。
器以载道,物以传情。一件件文物,历经岁月的洗礼,辗转来到我们面前。拭去尘封,惊艳足以烛照古今。
1997年5月,人们在武进区横山桥镇奚巷村的芳茂山西麓山,意外发现了两座古墓,引发诸多关注。
横山桥镇奚巷村村民 梅敏杰:因为横山桥有很多的宗教,比如说旁边有白龙观,白龙娘娘的故事等等。当时一开始发现这个墓的时候,大家都往一些神奇的、光怪陆离的方向去靠的。
武进博物馆副馆长 张宇:不仅仅是我们本地的公众,那么周边县市的很多公众听到这一信息,也驱车赶到现场进行了围观,可以说我们每天考古现场的围观观众达到了上万人。
古墓的发现也引起了当时的武进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考古现场领导小组,由南京博物院、武进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在行政部门、公安系统的协助下,考古队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作业,顺利完成发掘工作。根据现场出土的墓志铭,墓主身份呼之欲出。
武进博物馆副馆长 张宇:清理了两个墓葬六个墓室,分别是王洛和他的妻子盛氏的夫妻合葬墓,包括他的次子王昶和他的原配华氏、继配徐氏和妾杨氏合葬墓。从墓葬里面共清理出瓷器、铜器、金银器等各类文物达175件,其中纺织品就高达80多件,那么通过后期的整理,我们发现出土的纺织品绝大部分都是保存的非常完整,同时我们也邀请了行业专家对这批纺织品进行鉴定,其中山花舞凤折枝花缎织金襕残片、勾编网纹叠花素缎贴绣残片和漆纱珠翠庆云冠都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王洛,生于明正统十七年(1452年),卒于正德七年(1512年),享年61岁。《王氏宗谱》记载其“灾年输粟二千四百斛,授镇江卫指挥使、昭勇将军,秩正三品,卒后诰赠徵侍郎。”明代家族墓葬延续前代传统,按照“昭穆制度”进行排列,这在《大明会典》中也有记载,但从实际考古发掘来看,明代家族墓葬大多并无昭穆之实,如王洛家族墓中,王洛夫妻合葬墓头东脚西,王昶墓葬却位于他们脚下。
考古专家打开一号墓时,发现王洛之妻盛氏的尸骨保存较为完整。在随葬品的清理中,盛氏头戴的一顶“漆纱珠翠庆云冠”尤为惊艳。银丝编织长方孔网纹框架,框架覆以黑绉纱,冠前一尊鎏金佛像,冠后饰有金质云龙纹,金花点缀冠顶,作为明代官宦夫人的一种典型装束,具有很好的历史参考价值。
江南地区作为纺织业发源地之一,出土过大量史前的陶纺轮和石纺轮,证明早在距今(六)千年前,先民就已发现蚕丝的秘密,掌握了最基本的纺织技术。数千年后的明清时期,江南的丝绸织绣工艺发展到登峰造极的高度。王洛家族墓出土丝织品文物80(余)件,数量大、纹饰图案丰富精美、丝织工艺高超,自然引发业内专家的广泛关注。
国际博协执行委员会委员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 赵丰:我了解到这情况,但是我没有机会马上到现场。后来我在美国学习的时候呢,就听说有一种织物,就是当时在国外非常的火,大家非常关注,一种叫环编绣,英文名称就叫needlelooping,大家都在讨论,而且我在那边他们很多人就会来问我,你的看法怎么样?当然我在外面看到的很多的东西,都是一些传世品,比如说是在寺庙里面传下来,在家族里面传下来,所以他们都没有一些比较明确的年代。
在探究“环编绣”的过程中,赵丰再次关注到王洛家族墓,关注到国家一级文物“勾编网纹叠花贴绣素缎残片”,虽称呼不一,但跟环编绣非常相似。于是,赵丰回国后第一时间赶到了武进博物馆,进行实物考证,而后将收藏于世界各地的环编绣进行重新梳理、分类、分期,明确环编绣起源于宋元、成熟并流行于明代、止于清初的历史。
国际博协执行委员会委员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 赵丰:一看果然是环编绣,大家非常关注的环编绣,所以我在1999年的时候出了一本书叫《织绣珍品》,里面就引用了王洛家族墓的考古简报的材料,把它的这个特点跟当时学术界特别热门的needlelooping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引起了很多人关注。我其实后来又写了篇文章,专门关于环编绣的历史发展,王洛家族墓就带我们展开了一个环编绣的这个历史,就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往昔岁月里,它们曾伴古人朝朝暮暮,在抚去封尘后,回甘成世间明珠。在中国封建社会,衣冠服饰同时也是尊卑贵贱、伦理政治的物化形态。明初服饰制度严苛,到了明中后期,政治的宽松、思想的解放、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让人们从礼制森严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王洛家族墓是明中后期典型的贵族墓葬,精美奢华的纺织品、服饰及命妇僭越的穿戴,印证了明代中后期冠服制度、服饰风格与审美趣味的嬗变。基于此研究,《天孙机杼》传巧人间。
常州大学教授华强:我们知道中国的丝绸艺术发展到明代的中后期达到历史的顶峰,丝绸艺术主要指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王洛家族墓出土的纺织品,上面也没有织款,也没有任何交代,不可能是官方织造局的产品,只能是常州民间作坊,即便是民间作坊的产品,也已经达到了皇家织造的水平。整个丝绸的工艺技术并不仅仅在官方,整个全社会的水平都非常的高,这说明明中后期的社会管制禁忌相对宽松,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比较自由,人民有了自由自尊,才能有自信,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才能尽善尽美精益求精。
文物无言,历史有声。穿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回望祖先们走过的历程,他们留下的创造、挥洒的情感、坚守的风骨,让生生不息、云蒸霞蔚的华夏文化,跨越长河,悠悠回荡。在感佩之余,一种生为斯民,长于斯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30522

生活连线20230521

生活连线20230520

生活连线20230519

生活连线20230518

生活连线20230517

生活连线20230516

生活连线20230515

生活连线20230514

生活连线20230513

生活连线20230512

生活连线20230511

视频推荐

更多>>

全国春季“村晚”嘉泽站 农趣乡情

如何养成高财商孩子 财经作家分享

戴溪小学举行诗联特色课程展示活动

高考倒计时 冲刺攻略请收好

我区颁发全省首本新版土地承包经营

《市监之窗》 成章建设:精雕细琢 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