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电视主播互动

生活连线


小店故事 小小豆斋饼 串起三代“经济链”

时间:2023-04-04 20:38:46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扎根于城市街区、社区的一家家小店,连接千行百业、服务千家万户。它们是商业的“毛细血管”,也是激发城市活力的“微细胞”。餐馆、理发店、花店、书店、服装店……春天里,熟悉的小店客流恢复,生机再现。小店虽小,却如嫩芽破土,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生命力。生活连线推出策划报道《小店故事》,记录小店店主们平凡日子里的坚守,讲述一个个温润人心的故事。
地处江南的常州,自古土沃水美、农耕发达、物产丰饶,“鱼米之乡”的美誉已相伴千百年。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丰富物产给常州的饮食文化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财富。比如常州人口口相传数百年的豆斋饼。由于它起源于对祖先的祭祀,随着清明节临近,豆斋饼的身影在市场上愈发活跃起来。在高新区北区东庄社区,常年做豆斋饼的朱杏英家也愈发忙碌起来。《小店故事》,今天就为您讲述这个三代传承制作豆斋饼的故事。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追着一股挑人味蕾的淡淡豆香,穿过悠长的陈旧小巷,记者在东庄社区东庄组65号门口见到了一排排豆斋饼整齐摆放的壮观场面。已经九十岁的做饼手艺人朱杏英正在忙碌着,她告诉记者,豆斋饼又称为豆炙饼。
手艺人 朱杏英
三十几岁就开始做的,那时候要到常州(市区)去卖的,又没有车子,天天挑着两担到城里去卖。之前蚕豆还要剥壳壳的,有壳的哇,现在没有壳了。

说起与豆斋饼结缘的近六十载,朱杏英感慨颇多。学做饼、研究饼、卖饼……都在她人生旅途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35岁那年,因为谋生计,朱杏英在湖塘镇一卖豆斋饼的店铺里学习手艺,回家后自己耐心琢磨,不料越做越起劲,从此便走上了卖豆斋饼养家的“不归路”。后来,儿媳杨阿英在她的带领下,也开始学做豆斋饼,并且从游街串巷的零售转向了菜场固定摊位售卖。
朱杏英儿媳 杨阿英
小河沿菜场做了十几年,难倒是不难,但是很苦,不能吃苦的人就不能做,我们要起早摸黑的,每天凌晨2:30起来,两个人两斤、三斤、五斤都称好,要去批发给人家,到6:30回来。
杨阿英介绍,这看似小小的豆斋饼,它的制作技艺、工艺生成,已经有700多年历史,常州就是其原产地。作为江南豆米集散地,常州老地名中就有“米市河”“豆市河”等,豆类在供应上十分充沛。从分类来看,豆斋饼有大有小,大豆斋饼通常灌以馅料做菜,形状酷似钱币,所以当地人也称之为“金钱饼”。据《武进文史资料》记载,200多年前,乾隆下江南时,曾在常州籍状元钱维城家中品尝过金钱饼,对该美味赞叹不已。而小豆斋饼旧时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在每年的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冬至等各类祭奠仪式上,豆斋饼是必不可少。随着它的味道越来越受大众喜爱,用途也逐渐多元,如今,豆斋饼早已成为常州人饭桌上的美味。
朱杏英儿媳 杨阿英
以前手工做的,要用锅子和柴火做的,再到这个电锅。电锅做也辛苦,要一个一个笃。他们都说我的豆斋饼香,我们全是蚕豆,进货也要进好的蚕豆,有烂的就不好。
实际上,豆斋饼最初的原料是白雀豆,但随着时代变迁,白雀豆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所以蚕豆就成为其较好的替代品。说到其制作工艺,大致分为选料、浸泡、碾磨、烘煎四个过程,杨阿英坦言,虽然看似简单,其实每一步都尤其考究。特别是其中的烘烤环节最关键也最考验手艺熟练度,俗称“点豆饼”。需要借助一个小小漏斗和铁签在平底锅上点制,犹如绘画般绘出一副属于豆斋饼的美妙画卷。在做饼路上,杨阿英经历了从最传统的手工磨制、柴火煎烤,到后面的电饼铛半机械化制作,但无论何时,她都坚持真材实料,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随着年纪增大,杨阿英把豆斋饼制作工艺的精髓传给了女儿朱静。于是,豆斋饼又在这位传承人手上继续发扬光大。
朱杏英孙女 朱静
小时候就够不着嘛,拿一个小板凳踩在上面去做。一开始没想着去做(接手),去找人做机器,机器拉回来也不怎么顺利,找来亲戚朋友一起帮着调试改机器,我都在参与其中,感觉一路下来特别不容易。
在朱静的四十多年生活中,豆斋饼的记忆贯穿始终。她坦言,做豆斋饼就是一份苦差事,小时候同伴在玩耍嬉戏时,她却在围着铁锅做饼,长大了别人穿漂亮衣服出游时,她还在不停地打浆,所以一开始并没有传承的想法。但看到奶奶和妈妈日渐力不从心,再加上往日做豆斋饼的点滴回忆,最终让她选择了“继续”。如今,一家人做豆斋饼的日常已经构建了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朱杏英孙女 朱静
一整天就是围绕这个豆斋饼,其实也蛮单调的,单调中自己找快乐,有的时候为了生意争争吵吵难免的吧,争吵过后就一笑而过。
有了科技助力,豆斋饼的销量也是一路“狂飙”。从朱杏英那时的一天七八斤到如今的一天五六百斤。价格也从两三毛一斤到现在的批发价3元。与朱静一家而言,这小小豆斋饼不仅串成了一家人的经济链,更蕴含了祖孙三代的特殊情怀。

朱杏英孙女 朱静:我们因为在马路口嘛,有人走过去闻到香味了,他就问这是什么?就说是豆斋饼。虽然我们没有品牌,酒香不怕巷子深嘛,他们都闻着香味来了,久而久之,一个传两 两个传百就来了。
东庄社区居民:老早就开始做的,好吃的,一直都买来吃,烧豆腐汤,味道好的,我们吃习惯了,我们就是隔壁邻居,方便得不得了。
不仅街坊邻居喜爱,连银丝面馆、迎桂馒头、钱进麻糕等不少常武地区有名的餐饮店都会慕名前来采购朱静家的豆斋饼,如今,常州豆斋饼制作技艺已经列入常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从口感来看,做好的豆斋饼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只有些淡淡的豆香味。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朴实无华,才让它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朱杏英孙女 朱静:这个也是我们常州的传统食品。我奶奶做下来,妈妈再坚持,我也想把这个传承下去。经济在发展,还有现在的媒体也在宣传这方面的东西,我想随着以后技术更加完善的,传承起来也更加方便一点。
手艺人 朱杏英: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也开心的,看着她们年轻一辈能够做了,也好过生活了。
小小豆斋饼,是朱杏英整个家庭自建自创的“经济链”,流露着一家三代不忘初心的传承情,也是常州人餐桌上独特的美味,相信在她们的坚守下,这门传统手艺会持续散发光芒。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30404

生活连线20230403

生活连线20230402

生活连线20230401

生活连线20230331

生活连线20230330

生活连线20230329

生活连线20230328

生活连线20230327

生活连线20230326

生活连线20230325

生活连线20230324

视频推荐

更多>>

纪念冯仲云诞辰115周年 深植红色革

清明祭英烈湖实小:“毅”路同行 致

清明祭英烈横林:缅怀革命先烈 激发

清明祭英烈前黄:志愿服务队祭扫烈士

武进第十五届滆湖放鱼节开幕大力推

“春风有约”武进第二届悦读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