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编达人”章华华 |
时间:2020-03-17 20:49:53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都说高手在民间,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能工巧匠,虽说只是草根达人,但他们的手艺一点也不逊色。经开区丁堰街道芳渚村村民——今年72岁的章华华,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草编达人”,下面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她。 一根针,一把棕榈叶,这就是章华华制作草编作品的工具。别看工具简单,可她的手艺,一点也不含糊。一片片修长的棕榈叶,在她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灵巧地舞动起来。穿插、打结、折叠,一会儿的功夫,一只活灵活现的“蚂蚱”就制作完成了。 草编达人
章华华
棕榈树叶比较柔韧,比较长一点,如果不长的话,你一直加也是不可能的,你如果做一个鲜花,要两张这样的树叶,你如果短了,它的头颈就长不了,腿也长不了 草编草编,草是基础,编是手艺。与草编的结缘,章华华说,自己只是半路出家。198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赶集时,碰到了一位草编手艺人,师傅手中栩栩如生的草编作品,一下子吸引住了章华华。 草编达人
章华华
我做的时候,一下子肯定是不会做的,所以我就叫他做一遍,我买下来。 回家后,章华华反复研究自己买来的这个草编作品。一个月后,她终于摸索出了点门道。那时,正巧碰上自己工作的单位举办女职工巧手比赛,章华华就把自己的草编作品送去参加比赛。 草编达人
章华华
当时就是做了一个青蛙,最后一个提交的作品,但是我的得分是最高的,就这样有兴趣了,叶子是翠绿的,感觉有无限生机在里面,就学着做 青蛙、蝴蝶,蜻蜓……章华华手中的草编小动物,仿佛随时能跳脱起来。时日久了,爱动脑筋的章华华开始对草编艺术进行创新。 草编达人
章华华
这个(蜻蜓的)头就是中国结的原理,看见那个,中式服装上有中国结的扣子,这样就很形象很生动,尾巴翘起来,这个是我自创的 章华华的家中珍藏着各种荣誉证书和徽章,其中这件“1995
年中国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宣传品”更是引人注目。这是一枚别致的徽章,形态是一只纤细的手,是章华华带着草编作品去参加展示会获得的。 草编达人 章华华
1995年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召开的时候,在北京召开,世界妇女代表到各个地方去巡查,一个一个地方去看,江苏有江苏的特产乱针绣,我这个也是很荣幸,他们选上了我,所以也是出去见了一番世面,在宾馆里面,我们编了两天,第三天我们就到现场,作品放满了,当场在编外国人都说OK、OK。 对于章华华来说,草编从来不是一项谋生的工具,而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是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热爱。1999年退休后,为了精进技艺,她在老年大学孜孜不倦地进修花鸟画、书法等课程,甚至还师从彩绒画创始人宗白易,学习了彩绒画的制作。 草编达人
章华华 刮出来的,就是要一个钢丝板刷,把它刮成绒,挺难做的 记者 像这一幅画,要做几天? 草编达人 章华华
三天,她一定要三天才能成型,干了一层,再来一层,干了一层,再来一层。。这个比较难的,这个没有手感的话,根本就做不出,你做的不像的话,根本就没办法回收的,只能扔掉重新做。 2017
年,章华华被认定为武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草编、叶子艺术区级代表传承人,街道常常邀请她进行作品展示和经验交流。章华华也希望更多人关注这门技艺,让草编艺术能流传得更远、更久。 草编达人
章华华
社区里面教教他们社区工作人员,到那个幼儿园也去展示过一次,让小朋友们都知道这是咱们的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知道草编艺术的魅力。 相信每个80后的童年记忆里,都会有一只这样的草编玩具。现在,已经很少见到这样的草编手艺,所以每每看到,都会勾起我们对往昔慢节奏生活的眷念。我们也希望这些老技艺能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成为每个时代共同的记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