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司机施建刚: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
时间:2020-03-10 20:55:17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学习雷锋好榜样,常州市委宣传部公示的新一批“岗位学雷锋标兵”中,有一位平凡的41岁常州公交司机,他叫施建刚,在17年的公交驾驶生涯中,他将雷锋精神化入生活工作的点滴细节之中,来看报道。 (节目回放)常州公交司机
施建刚:520
这5是代表50米,在距离50米斑马线的时候,我们就要松开油门了,2就是代表20米,距离斑马线20米的时候,我们的脚肯定是踩在刹车踏板上,0就是说,有行人如果还在继续通行的话,我们必须果断地采取措施,减速停让,这个司机用喇叭在拼命地催促,这里明明是一个禁鸣的标志,这就是一个司机的不文明。 2017年,常州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文明城市,全市倡导礼让行人的文明行动,施建刚发起520公交倡议之时,我们栏目也第一时间做了报道。回顾过往,施建刚表示当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常州B1公交司机
施建刚:当时正好有个创建文明城市的大背景,我们本身又是公交司机,当时也就是想着怎么从自身出发来做这样一个事情,倡导大家能够共同来维护公共交通安全吧。 其实除了同样的雷锋精神,施建刚和雷锋还有一些相似之处,1997年,18岁的施建刚参军入伍,度过了3年的军营生活。 常州B1公交司机
施建刚: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吧,始终是灌输到我们的脑海,我们既然受到这样好的教育,然后回归社会,我们还是想一如既往地,把这种好的传统、好的这种奉献精神带到社会上来,为社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吧。 带着奉献的精神,2003年施建刚进入了常州公交公司,成了一名公交车驾驶员,2006年常州开始建设BRT,相对于普通公交来说,BRT的驾驶要求更高,注重细节、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施建刚成了最佳人选。 常州B1公交司机
施建刚:因为BRT是18米,普通公交9米多,最长的12米左右,所以这个长度不同,在路上运行过程中,驾驶的这些方法、技巧都会有所改变,所以这对驾驶员就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B1线是常州公交运量最大的一条线路,尤其是早晚高峰的压力最大。施建刚说,高峰时段,车上的乘客平均要在200人左右,不仅有大量上班族,还有许多老人、孩子,人多了矛盾的概率就大。 常州B1公交司机
施建刚:比如你到站了,乘客没有及时下车,这个情况是很普遍的,按照公司规定,车辆出站时不停车了,不允许停车了,这也是为乘客包括交通参与者的安全考虑,……但是有的不停的情况下,乘客有时他就会来抢夺方向盘,让你强制停车。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为乘客着想、为人民服务一直是施建刚工作的准则。遇到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或老人,他会上前搀扶一把;遇到外地乘客问询,他会耐心地作好解答,以身践行“螺丝钉精神”。 常州公交五公司安全员
孙淼:他作为一个党员,平时的工作就是以身作则,同时还带领我们身边的同事,对我们的车辆、服务这方面就是冲在第一线的。同时在这个疫情的时候,他还主动地参加了社区的志愿者,然后有的时候,社区里面一些孤寡老人,还自己就是自掏腰包吧,就是买了点菜、水果,经常去探望那些孤寡老人。 在公交一线17年,施建刚累计安全行驶60多万公里、运营15735车次,服务乘客16万余人次之多,创造了车辆运行零机械事故、行车安全零事故、乘客服务零投诉的佳绩,先后荣获全国节能技术能手、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7年施建刚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 常州B1公交司机
施建刚:我这个工作室一共16位成员,然后这些成员的都是我们整个五公司各个岗位,一些优秀的、突出的、有一定技能的,然后选出来组成一个我这个团队,……用我这个劳模工作室的影响,来带动我们身边的员工,更好努力的工作,一种榜样的力量,让他们树立起这种优质服务的意识、创新的意识。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公交司机,也没有什么伟大的壮举,只是日复一日地坚守岗位,用细节服务好每一位乘客,尽全力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滴水穿石、聚沙成塔,这或许就是雷锋螺丝钉精神的最好诠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