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9:第一 记录真实 |
时间:2020-02-26 21:01:17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凡是做新闻的人都知道,新闻的发生没有昼夜之分,没有上下班之分,没有节假日之分。很多时候白天忙着采访,夜里还要加班赶稿;节假日,他们放弃休息,依然忙碌在采访一线。第一现场,记录真实,是新闻人的职责和使命,也是今天我们《回眸2019》的关键词。 【在2019年,我们经历了这些……】 【突发现场组接】 【高温来袭时,听听我们的第一现场……】 【高温报道现场组接】 【时间的流沙永不停歇,我们的脚步永不停留……】【淡入淡出】 道路清障车司机
李怀忠: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拖了三辆了,但是刚才在青洋高架那边,在中吴大道的出口,在我的前方一下子大约有30辆车全部追尾撞在了一起,通江路段又有几十辆,全部撞在一起,是比较严重的,我们是从6点半左右开始,一直到现在没停。 连线记者
俞倩文:晚上9点多钟的时候,在中吴大道高架路段,发生了多车相撞的事故,我们身后现在还停了七八辆故障车,我们可以看到最严重的车后备箱都已经凹陷了进去。 2019年年初,龙城天空飘着大雪,在金武快速路上,陆续有几十辆车因为路面打滑发生相撞事故,其中三人受伤被送医抢救。 连线记者
俞倩文:我们赶到现场的时候就看到马路边上都是从高架上拖下来的故障车 清障车在不停地清运车子 交警在指挥交通秩序 那个时候也是雪下得最大的时候
我清楚得记得我举话筒采访的那只手被冻的通红 甚至有点麻木了 一直到凌晨12点多 等到所有的故障车都清理完毕 交通秩序恢复正常
我们才结束拍摄 每当有突发的新闻事件,连线记者总是第一时间赶至现场;无论严寒酷暑,我们的身影都不会缺席。2019年夏天,连续的高温少雨,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体感温度高。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现各行业“战高温”的场景,连线记者也体验了多个不同的工种。 其他战高温记者现场一组 现场:连线记者
刘志琪:我现在所在的飞机货舱 高度只有1.2米 据我们了解到 货舱最低的高度只有78公分 我在这里连腿都伸不直 而这些货舱的师傅们 每天要搬运8到9个小时
我刚搬了5分钟 现在的汗已经从脸上全部都流下来了
非常非常热 在夏天,机场的停机坪上,头顶有烈日炙烤,耳边是引擎轰鸣,脚下还有腾腾的热浪,地表温度直逼60摄氏度。为了能够真实感受到机场工人的工作艰辛,连线记者刘志琪体验了一回货舱搬运工。 连线记者
刘志琪:当时在一米左右的货舱内 我整个人是弓着的 货舱里面也不透风 是那种闷热 搬运的东西又重 还要一件件把货物排放整齐
真的是一次很难忘的体验报道 除了这些,在突发事件现场的应对协调能力也是记者素质的体现。2019年7月,礼嘉镇毛家村毛家桥村民小组的村民们反映,村里有六七十亩秧苗枯萎死亡。面对大笔的损失,当务之急是找出“元凶”。连线记者现场联系了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同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 现场:连线记者
施劼婧:你说不储存 不做了 这个是什么啊? 常州市金满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 贾士良:我做生意的
我也不去生产储存了 记者:你不是不允许储存了吗 你这些是什么?【避开不说话】 武进生态环境局太湖湾环境监察中队中队长
余涛:他这个桶装的 地上还有抛冒滴漏 肯定是储存了 环保上不允许 安监部门也不允许 连线记者 施劼婧:看到大批的秧苗枯萎死去
其实我也心疼的 毕竟是村民辛辛苦苦劳作 说不定一年的收入就指望这点收成呢 所以当时就想着给村民们解决问题 能挽回损失就挽回些损失
而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除了文字记者,镜头后的摄像记者同样重要。因为画面是电视新闻的第一语言,为了展示最新、最真的新闻事实,摄像记者的工作更为辛苦,不论风吹雨淋、严寒酷暑,肩上几十斤的摄像机始终要扛得稳,扛得到位。 连线摄像
孙双:今年是我第一年做民生新闻的摄像 也是我第一次接触战高温 当时的室外温度比较高 接近40度 地表温度可能更高 为了拍摄高温下的画面就觉得再热也得坚持下来
拍的时候感觉还好 拍完之后才发现衣服已经完全被汗浸湿紧紧贴在背上 现场:连线记者 刘志琪:在过去的2019年 我的同事们奔走在一线
走进最危险的第一记录最新 最真实的新闻 高温下可以看见他们汗流浃背的身影 冷风中也有他们不畏严寒的姿态 因为我们知道 选择了记者这个行业
我们就要为大家带来真相 记录真实
把最新最好的报道带到大家眼前 第一时间,深入现场,体现的是一个“快”和“真”字,这也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所在。2020年,《生活连线》将继续真实记录这座城市发生的大事小事民生事,离你最近,与你最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