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我的2019 社区“芝麻官”王菊芳:管好楼道守好家园

时间:2020-02-19 20:38:19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在牛塘镇卢家巷社区,有这样一位“社区大妈”:街头巷尾拉家常,有她的身影;家庭矛盾调解,有她的身影;清理楼道环境卫生,有她的身影:节日文娱活动,有她的身影……系列报道“我的2019”,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楼道长王菊芳。
楼道长 王菊芳:有人吗?人呢?你这个门口的垃圾待会拿掉。
卢家巷花苑 居民:知道了。
楼道长 王菊芳:谢谢你。
卢家巷花苑 居民:谢谢你哦。昨天放在这的
楼道长 王菊芳:跟你们说一声,晚点他们来清理了,晚点有的可以卖的话可以卖两个的哦
卢家巷花苑 居民:知道了。
楼道长 王菊芳:这里弄一弄干净。
卢家巷花苑 居民:好好好
楼道长 王菊芳:好的,谢谢
画面中的阿姨叫王菊芳,是卢家巷花苑的一名楼道长,像这样的场景每天要上演十多次。王阿姨负责管理卢家巷花苑31栋甲乙两个单元的楼道,日常工作就是检查楼道的环境卫生,有没有杂物乱堆乱放堵塞通道,及时上报需要维修的公共设备。
楼道长 王菊芳:从11楼往下走,一级一级看有没有脏的地方或者说是有没有哪里堵着通道跟他们说一下
卢家巷社区是牛塘镇最大的一个安置社区,居民总人口近四千人,社区管理难度不小。2017年10月底,卢家巷村社区启动了“楼道长、促和美”工程,王菊芳等86人被推选为楼道长,加入楼道日常管理工作,但王菊芳一开始工作并不适应,还常常会受到埋怨。
楼道长 王菊芳:一开始我做这个楼道长感觉到不适应,要去给人家沟通,怕麻烦。人家你说了好不要去说,他说的不好,还要给人家挨骂。楼道里要清理干净,不能放电瓶车自行车。我们那边楼道里面他们就是放的那个跑步机。等到我第三次去他不开门了,我说让他去吧,你不开的话我就站在门口,你不要给人家拿走了后来他自己拿掉的还可以放在那里,关你们什么事,怎么怎么样。
记者:听到这种话气吗?
楼道长 王菊芳:气的,我到家只能说给我老公听。
但幸运的是,家里人的支持,社区的支持让她在这份工作上坚持了下去,但真正让她爱上这份工作的还是邻里发自内心的感谢。让王菊芳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碰到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老太太边走路边撒钱,王菊芳看到后,赶紧带着老太太挨家挨户的问,最后终于找到了老太太的住所。
楼道长 王菊芳:他儿媳妇看到了之后真的谢谢你啊,感谢我,我心里感觉到就是好受了。感觉到我也做了一件好事了。后来过几天有的人也来跟我说,哎呀,你这个人真好,帮他们,每个人遇到都会这样做,不是光单单我是做了楼道长在帮他们做。
一栋单元楼,说大还真的不大,但要摸清各家情况,还真不容易。
记者:每一户人家都挺熟悉的嘛
楼道长 王菊芳:差不多。哪户人家要几点上班几点下班,你要摸通他们的性子,不然你不能来乱敲门,这一户的七楼,他们住的人多,他们有两个儿子的, 也只能谅解一下他们。
记者注意到单元门上有一张通知单,王阿姨说那张通知单就是她亲手写的,由于每家每户上班的情况都不同,很多消息只能通过这种方式通知到大家。
楼道长 王菊芳:贴的话他们看到的就看到,如果看不到的话,我会一家一家还是要去跟他们说一下。
卢家巷花苑 居民:消息灵通一点,有什么问题就直接告诉我们
卢家巷花苑 居民:是负责的,我们有问题就找她的。电梯坏了,找楼道长她一打电话修电梯的就来了。
卢家巷社区工作人员 谢茹芳:王阿姨也是我们的最美楼道长,很负责很热心,每天她会从整个楼栋都会巡查一遍,然后把问题发布到我们的群里,然后也会积极地跟我们的居民沟通。
楼道长 王菊芳:不管人家有什么困难肯定只要我知道。我就会帮他们去做,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就是我们一辈子做好事。
连线记者:闵虹:正如王菊芳所说的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就是我们一辈子做好事,而王菊芳也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一点,王阿姨就像楼道里的一盏温暖明灯,点亮了卢家巷的温情社区,2019年,感谢无数像王菊芳这样的楼道长的默默付出,让我们向他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楼道长,每个社区都有这样一群平凡又不平凡的人,他们是楼道里爬上爬下的忙碌人;他们是居民身边的好邻居;他们是社区工作的好帮手。这些热心的楼道长已然成为社区的左右手,而建设和谐宜居的社区和各项社区事务,更少不了楼道长们的汗水和努力。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