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9 我成了“红小梦”的司机 |
时间:2020-02-12 20:58:06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一年又一年,2019年已经过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难忘经历,对于城市来说亦是如此。2019年9月21日,万众瞩目的常州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红小梦”成为了龙城 新的名片,百万市民的地铁梦也终于实现。然而很多人对于一门之隔的地铁司机却不怎么了解。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走近常州第一批地铁司机,深入了解他们的“地下生活”。 (班组开会) 【2020年1月22日
下午3:30
距离春节还有三天】 在文化宫站的员工工作区域,电客车三组的司机长陆伟新正在给全体班组成员开班组会议,这是为了保证出行安全必不可少的议程。 常州地铁运营分公司电客车副司机长
陆伟新:我是常州地铁车务部乘务中心电客车三组的司机长,我叫陆伟新。电客车三组别名又叫铁骑先锋三组。铁就是通地铁,骑就是骑兵,寓指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出奇制胜。 电客车三组基本都是95后,平均年龄不到25岁,虽然他们来自江苏,山西,河北,河南等不同地域,但是春节期间,为了保障班次正常的运行,只有部分司机放假回家。 常州地铁运营分公司电客车副司机长
陆伟新:别看我们平均年龄25岁,我们都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我们电客车司机身前是安全身后是责任。一切为了乘客,将乘客安全地从起点站送至终点站。 时间对于电客车司机而言就是至高的命令,必须精准到秒。三组成员今天值夜班,从下午三点半出勤,要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左右才能回家。指纹扫描、题目测试、酒精测试、填写司机日志,这些都是地铁司机出勤前的必要功课。 我是张瑜,常州地铁的第一批订单班电客车司机,我入职已经两年半了,累计行程12,000公里。 张瑜告诉记者,成为家乡的地铁司机是他2019年最骄傲的一件事。 常州地铁运营分公司电客车司机
张瑜:我是开通首日的茶山首班车司机,第一次遇到乘客之后确实有一丝丝喜悦与小紧张。成就感就是第一次作为独立司机驾驶红小梦,成功培养6名学员,现在都已经顺利单干了,成为别人口中的师父了。 相比地铁客厢,驾驶室内尤其狭小,可活动的面积大约5、6个平米,却包含了120个左右的按钮开关。大部分时间,常州地铁都开启自动驾驶模式,但是依旧需要司机时刻保持警惕。每天2000次以上手指口呼就是对安全的一种确认。 常州地铁运营分公司电客车司机
张瑜:口呼其实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因为一个人做重复性的一项工作会麻痹,我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这这是对我们自己的操作的一个确认,也是安全的一道保障。 地铁从南夏墅站开到森林公园,一趟下来需要一个小时。张瑜一般要需要开5趟,每次开车,手机必须关机。昏暗的隧道里,没有四季,没有白昼,没有景色变化,遇到危险也只能一个人解决。 常州地铁运营分公司电客车司机
张瑜:2019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应该是在前期试运营阶段,站道门故障,第一次遇到故障的处理,当时有一点紧张。到故障之后,我们按照我们的故障处理流程,按照步骤正常的汇报并处理,最后恢复了正常运行,用了一分多钟。作为一名电客车司机,我们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日常工作需要高标准。 张瑜告诉我们,沉着镇定是他们的必备素养,开车时来不得半点感情用事,精神涣散。在他们背包里的应急预案从不只是一本书,而是他们每天翻阅,牢记心中的纲领,突发情况不可知,只有具备了过硬的作战本领才能成为乘客们的坚强后盾。而在他的背后,也有着给他无限力量的家人。 常州地铁运营分公司电客车司机
张瑜:运行三天我是把家人邀请来乘坐,他们对我的工作很支持,虽然工作一定程度上有点累,但他们不会来安慰你,就是会通过实际行动来表现出来。因为马上面临着2号线首列车的调试,我们也需要大量的的司机参与到这个工作中。 连线记者
盛娇佳:走近常州地铁,200多名年轻的地铁司机保障大家行车安全,80多人每天对“红小梦”进行“体检”,500多名站务中心员工为市民提供服务。这些数字的背后,齐聚着为了地铁梦共同努力的人们。2019年,感谢他们的默默付出,也祝愿2020年,红小梦承载更多的梦想,驶向未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