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毒 也要做好“心理防疫” |
时间:2020-02-06 20:27:21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防疫期间,“宅”成了大家生活的常态,人际关系减少、生活规律被打乱等等,有可能带来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个时候更要注意心理的自我调节,来看记者刘晓科的报道。 随着节后返常人员逐渐增多,各社区居家隔离的人员也多了起来。不少社区发现,在做好这些居家隔离人员的物资保障的同时,更要注意他们的心理状况。 湖塘镇新天地社区党总支书记
叶坚峰:我们在随访过程当中发现 特别是一个人单独居家隔离,我发现他的情绪很烦躁 另外一些居民也会出现一些恐慌
慌乱的心理。 新天地社区第一时间与常州市心理学会取得联系,开通了多路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一旦市民发现有人情绪反常,或者心理出现问题,可以拨打热线寻求帮助。 常州市心理学会社区心理专委会主任
徐畅:最典型的就是焦虑 还有恐慌 还有害怕 这是我们接到的热线电话所反映出来的 还有一种 我们叫做躯体的反应 不知道怎么回事 我就觉得心慌
心闷。 此外,一些居家隔离的人还会出现担心被歧视的心理。心理专家表示,疫情中的这些心理和生理反应都是正常的,可以促使我们更谨慎地做好防范、预防感染。但是如果长期处于负面情绪,或者这种情绪在人群中迅速蔓延,则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也不利于疫情过去之后投入正常的生活。 常州市心理学会社区心理专委会主任
徐畅:认知调节法 你要坚信 疫情一定能过去 第二个尽量专注地去做一件事 不要今天做这个 明天做那个 这样会让人更加焦虑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倡导运动起来
他才能更好的去增加自己身体免疫的功能 情绪调节的功能
往积极的方向走。 目前,(字幕)常州市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为0519-83064580(工作日:08:00-17:00),18661232225(24小时在线)同时,武进三院也开通了心理干预热线,13338809960(24小时在线)。 其实,人们的心理紧张有三分来自疫情、七分来自心理恐慌。我们应该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疫情一定会很快过去,认真遏制各类谣言,同时在家别老是躺躺躺,要多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功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