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新进展。截至1月31日24时,常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例,疫情防控是当前最做重要的工作任务,在这段特殊时期里,武进区疾控中心的83名工作人员全员在岗,奋战在一线。 现场:连线记者
田雨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如果接到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的报告,我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流调、采样和消毒工作。 “流调”模拟现场:你去了哪些地方?坐的火车上前后三排都戴口罩了吗? 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在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这场战斗中,武进区疾控中心担负着寻找病原体和流行病学调查的艰巨任务,这两项工作都要直接与病毒和病人打交道。 武进区疾控中心副主任
周义红:有一次我们晚上6:00多接到了疑似病例的报告,然后我们工作人员7:00左右到了第三人民医院,但是在整个的流行病学的过程当中,我们花了差不多有4~5个小时,我们的人员回到我们单位已经十一二点了,再对流行病学调查的线索进行讨论等等,那一天我们确实忙到了凌晨1:00。 事实上,“流调”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偶尔会有调查对象不配合、欺骗、隐瞒事实等情况出现。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从多种渠道了解更多信息,多方证实信息的真伪。 武进区疾控中心副主任
周义红:甚至于有的时候还要通过公安部门的协查,查看一些他的正儿八经的活动轨迹,他是不是或者故意隐瞒了一些到过的场所,他有的时候和我们讲戴了口罩,我们甚至还要通过监控,查看他是不是确实戴了口罩。 “采样”模拟现场:你把嘴张开
啊 “流调”工作结束后,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还要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将采集到的样本第一时间送到常州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之后,消毒组的工作人员再进行消毒收尾工作。就这样,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都执行到位。区疾控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不分白天黑夜,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毅然肩负起“健康守门人”的光荣使命。 武进区疾控中心副主任
周义红:我们从小年夜开始,从22号晚上开始我们已经没有白天黑夜的开始工作了,我们单位里每天都有24小时在岗。
疾控中心消毒组:让“疫点”变“安全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武进区疾控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不计个人得失,纷纷主动请缨加入到防疫一线,而在这些人群中,党员同志更是坚守在了第一线。昨天下午,区疾控中心消毒组来到我区三个隔离点开展消毒指导工作。 现场:我现在来说一下隔离点的消毒工作 集中隔离点主要满足我区曾与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又不具备在家或在医院进行隔离观察人员的医学观察需要。目前,我区共有鸣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进区委党校和家和馨宾馆三个隔离点。因为隔离点的特殊性,消毒工作至关重要。 武进区疾控中心卫生科副科长
汤晨:我们现在的消毒工作主要是分为两大块
一块呢,就是我们新冠病毒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点预防性的消毒和随时性的消毒,首先我们是要做好个人的防护,第2个就是要按照配比配比好医学观察点的消毒水,进行相应的消毒,我们一些观察点要做到一天一次。 区疾控中心消毒组的任务,就是沿着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确定疫点的范围并对其全面彻底的消毒,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 武进区疾控中心卫生科副科长
汤晨:我们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居住的地方和他曾经逗留的地方有潜在的风险性,我们称之为疫点,我们对疫点的消毒是把潜在的危险区变成一个安全区。所以老百姓看了我们穿了防护服,全副武装来消毒,应该是感到更加的安全,因为他把这个潜在的危险区变成了安全区。
特写:党员先行做表率
抗击疫情冲在前 抗击“疫情”的战斗已经打响,消毒组6名成员从小年夜至今,始终坚守在第一线。汤晨是武进湟里人,今年39岁,是一名有着12年党龄的党员。 武进区疾控中心卫生科副科长
汤晨:我是在2008年抗震救灾的时候,在四川入的党。我当时是抗震救灾的医疗救援队,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所以我们在当时也是负责消毒工作,也是防止大灾之后出现大的疫情,幸好的是我们的工作,在当时后来没有出现大的疫情。 再次面对疫情,汤晨没有后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迎难而上,主动担负起了消毒组的工作。 武进区疾控中心卫生科副科长
汤晨:要做好表率作用,有了疫情指令,我们必须要第一时间冲到一线去,和大家工作在一起,工作在第一线,我感觉这不是党员特殊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工作应该做的。 有一种集结叫“义不容辞”,有一种担当叫“首战有我”,有一种付出叫“随时听候调遣”,消毒组的价值,就是变疫点为“安全区”,而消毒组党员就是把党旗插上安全区的战士!向你们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