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打卡新一批文保单位

时间:2019-12-28 20:26:51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打卡新一批文保单位
南下堂98号西民宅:硬山式结构 精美封火墙
很多市民朋友一定有这样的感受,漫步焦溪古街,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让人过目难忘。据了解,焦溪南下堂98号西民宅,也在今年被列入了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就邀请观众朋友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去打卡。
现场:记者 盛娇佳: 这里是南下堂98号西民宅,建于清末民初,这个建筑上半部分用青砖,下半部分用黄石,砖木结构造就,被称为黄石半墙,不仅为江南水乡增添在南地北风的风景线。而且起到了很好的防水防洪作用,100年来丝毫没有走样。
在西民宅,我们遇见了土生土长的焦溪老人徐朗军,因为家就在这里不远处,所以幼时嬉戏,少年读书,青年耕作,伴随着这座民宅一同走过了71个年头。
同期声:徐朗军: 这个墙是原来山上弄下来的黄石,都是匠人工匠做出来的,它里面有木头的柱子,木头柱子和外墙连在一起,这个墙搭一层一层的往上搭上去,里面和木头柱子连在一起牢固度高了。
西民宅是保存相当完整的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从外墙可以看到从上至下排列整齐的铁铸锁扣,这些铁扣被当地人称为墙搭,是用来把木柱牢牢打进墙体里,从而起到稳固整个建筑的作用。沿着墙体往上看,便发现了更值得称道的封火墙。
同期声:徐朗军; 原来要讲究的房子才有封火墙,假如失火了,它可以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火不到这边来了。他有他的特色,一般封火墙不会雕花,(这个)造型漂亮一点。
如今,封火墙的照片已经成为焦溪建筑的一张名片。除此之外,经历百年的老宅也留下了不同时代的烙印。比如眼前这五角星门楼早已镶嵌在古墙之中,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期声:徐朗军: 解放到现在已经70年,变化大的不得了, 60年代,这是个政府的粮管所,粮管所,收粮发粮,当地有农民,农民的粮食都要交到这个地方来。
那么这经历百年风霜的老宅曾经的主人是谁的呢?回忆往昔,徐朗军老人告诉我们,屋主叫作徐朗星,曾与自己的父亲有过交集。
同期声:徐朗军: 他比我大一辈,和我父亲原来是一起长大的。他是搞商业的,后来到上海,再后来到南洋,后来到香港办厂。他不在家里已经七八十年了,知道的人也不多了,家谱上有点记载。
徐朗星阔别家乡多年,富甲一方后仍不忘回报家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徐朗星还在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据说焦溪镇上第一个自来水厂就是他资助建设的。当地的老人们谈起他时,内心仍然充满了感激。
同期声:徐朗军: 估计70多岁的时候,一直资助焦溪的建筑啊,大的项目他会资助的,焦溪这个镇上的人对他是评价是很相当高的,那个时候十几万钱不像现在,一年的工资只有几百块,手笔很大,他不是一次捐款,捐款好多次。
古朴的黄石半墙,精美的封火墙是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后人,我们应该保护它,更应该去了解背后的故事,让历史不被湮灭。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