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鱼儿搬个家:工厂化循环水养鱼 |
时间:2019-12-13 21:16:39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面对日趋严峻的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以及生产安全,传统养殖发展模式正面临重大挑战,中国水产科学院院士雷霁霖在今年的“高端养鱼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中曾提到,工厂化养殖是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必然趋势。那么什么是工厂化养殖,它和传统养殖模式又有怎样的区别,下面让我们一起武进水产养殖厂,看一看循环水养殖车间刚刚养殖成功的淡水石斑鱼。 【现场看成熟的淡水石斑鱼】 现场:武进水产养殖场场长
沈全华:这种鱼长势还是比较快的,达到了我们预期的要求,看现在体质很好,光泽也比较亮丽,应该说还是养得不错。 光唇鱼,俗称淡水石斑鱼,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今年武进水产养殖场首次引进养殖。 武进水产养殖场场长
沈全华:(淡水石斑鱼)都是在我们山区的小溪里边,分布量也并不太多,它对水质要求相当高的,一定要水清澈,溶氧要高,物理化学指标一定要把它控制好,亚硝酸盐
溶氧和水的硬度,一定要达到我们淡水鱼类的养殖标准。 为了达到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指标,这个建于2014年的现代化养殖工厂不仅可以智能控制温度,还安装了全自动循环水处理设备及增氧机、涌浪机等设备。相较于传统池塘一亩水面1500斤的养殖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每立方米的水体可以养100斤鱼,换句话说,每单位面积的产量就提高了40几倍,像这批去年10月份放养的20万尾淡水石斑鱼,从现在长势来看,预计今年可产成鱼1万公斤,平均每立方米水体产鱼3.29公斤,亩均效益11.5万元 武进水产养殖场场长
沈全华:通过今年第一年下来的养殖来看,总体生长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上海杭州绍兴,目前市场价格每斤在90块钱左右,所以说经济效益是比较高的。 高密度、高产能、高效益,除了能实现“三高”以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还能省工节能,那它是怎么做到的,跟传统池塘养鱼相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的优势在哪里呢? 武进水产养殖场场长
沈全华:一个是温度的控制,一般来说工厂化养殖的温度一般在15到30度之间,第二就是溶氧的需求,一般控制在五毫克以上,同时对水的PH值,硬度,氨氮
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加以控制,使得水体环境满足鱼类生长的需求 像一般池塘养鱼所用的水是“死水”,循环水系统里的水始终处于“活水”状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的废水,可以通过净化后再返回养殖区使用,实现养殖废水的零排放,也避免了传统池塘养殖造成的水污染。 武进水产养殖场场长
沈全华:工厂化养殖我们采用闭合式的循环,我们从底部排出来的水经过净化处理器,流程是主要通过微滤器到蛋白质分离器,底部的水通过净化处理,净化处理以后回流到池塘,这样就形成闭合式循环,跟外源的水比没有污染 据了解,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有3000平方米,先后养殖过黄颡鱼、加州鲈鱼、淡水石斑鱼等高品质鱼类,厂长沈全华算了一笔账,要是这3000平方米养殖车间满负荷运作的产能,相当于近300亩传统池塘养殖的产能。不仅高产出更是低成本,在这个诺大的“鱼工场”里,只有一位技术工人在管理,而传统养殖模式,一个人最多只能管理20亩水面的鱼塘不说,还要面对“看天吃饭”的困境。 武进水产养殖场场长
沈全华:工厂化养殖受外界天气影响比较小,外面到了冬天一般水温低于十度,鱼类就不吃食了,在室内的话就能够继续生产,全年生长,总体来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生长时间明显长于室外池塘 记者:外面池塘养殖的话,(鱼类)夏天容易缺氧 武进水产养殖场场长
沈全华:夏天是外面池塘的话,受外面的气压影响。室内的话都是自动化的,保持车间有较高的溶氧,工厂化养殖一般每年出鱼的批次要比池塘的多 因为能很好的控制温度和水质,不受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在投喂饲料方面,每天早晚两次投喂膨化饲料,相对来说浪费比较少,实现精准化养殖后,在养殖管理上,能有效隔离病害和控制病源的侵入,降低鱼苗的发病率。而在沈全华看来,工厂化养殖占地面积小,节约化程度高,可以连续生产高密度、高品质、高经济价值、绿色有机的生态水产品,真正实现了水产业养殖规模化和优质化生产。 武进水产养殖场场长
沈全华:一个是发展节水节地,节劳节能,第二方面是开展清洁化生产,目的是促进发展绿色
高质量渔业,第三方面是使单位面积有最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工厂化养殖了跟池塘相比,产出的效益在五到十倍 “喝”循环水,“吸”新鲜空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相当于人类为鱼儿营造了一个像太湖养殖的生态环境,不得不说这样的工厂化养殖的确是一种未来高端养鱼模式,也是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