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打卡新一批文保单位 焦溪奚宅:石头低吟旧时光

时间:2019-12-11 10:00:21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近日,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我们生活连线栏目组特别梳理了一些比较有故事的文保单位,邀您一起去打卡,今天的第一站一起走进焦溪古镇,焦溪完整保留了1200余年前的江南古村风貌,有着岁月沉淀下来的独特魅力,今天咱们就跟随镜头,一起去感受焦溪奚宅的旧时光。
焦溪古镇现存“徐”“奚”“承”三大姓清民古建筑院落,其中奚,传说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姓,早在尧舜时期,没有姓氏,大禹治水时,黄帝后裔奚仲发明了水车,有力地协助大禹治理了水患,由于奚仲的杰出贡献,子孙就以他的字作为姓氏,代代繁衍。
远离喧嚣的城市,焦溪古镇在阳光中恬静而安适,踏着斑驳的青石路,穿过狭窄的里弄,就见到了一块块黄石半墙……
现场:实习记者 周志芳:这就是焦溪中街的奚宅,建于清朝年间,坐北朝南,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墙壁都是用这样的大石块堆积而成。
石头建筑在这焦溪镇上十分常见,许多房子都采用石块做墙脚,有的山墙甚至全石块贯彻,这就形成了在常州地区焦溪民居特有的特色--石头房子印象。
焦溪古镇居民 汤荷珍:因为我们这里焦溪靠着山 靠山近 这些都是山上的石头 都是老百姓扛上去的。
由于焦溪北有舜山,所以石块作为建筑材料的运用就比较广泛了,凡是靠弄边的建筑,基本都是石块砌就,有的还在缝隙上打满铆钉进行加固;基本不开窗,山墙一砌到顶,多开侧院门,台阶高立,大门牢实。
现场:实习记者 周志芳:据了解在焦溪,不仅可以制造特色的“石头墙”,早年的焦溪人在建造家园的时候,每家每户的天井和街道两边都安有排水漏,石头凿成,百年不损,这种具有公共排水意识是很值得称赞的。那么谁是建造奚宅的主人呢?
焦溪研究者 《古镇焦溪》作者 冯顺政:主人是奚寅 又叫奚曰宗, 他是乾隆时候的进士 文武进士 他为官很清廉 老百姓给他送了张万民匾,这个房子以前是前后一共三排 现在第三排保存好的 第二排拆掉了
现场:实习记者 周志芳:眼前的这副匾额上的“焦溪”二字出自常州知名的书法家奚德椿老先生,据说,他就是奚宅的主人奚寅的后人。
焦溪研究者 《古镇焦溪》作者 冯顺政:奚德椿在世的时候 是我的老朋友 书法家 奚德椿是奚寅的后代 奚德椿的爷爷也是一个大书法家 他也是一个大书法家 他子女两个人字也写得很好。
奚宅除了这间三进五开间,附近的两座大宅也是奚家人的宅院,墙内铺设碎石,外墙用高半米的大石头拼接,再用特殊的铁钩固定,纵使岁月荏苒,时光斑驳,手工艺人的智慧和奚家人的家风就这样被一同凝聚在这仍然固不可摧的院墙之中。
焦溪古镇居民 汤荷珍:这(房子)要有100多年了 这里没有奚家人住在这里了 都是在外面了 很早就有读书人在外面的
56岁的汤荷珍是焦溪奚氏的一名媳妇,她说,解放初期时,奚宅收归国有,当时还作为幼儿园,造福四周的乡邻。
焦溪古镇居民:我老公在这里读幼儿园的。
焦溪古镇居民:我生在这里 六七岁的时候(在奚宅上学) 那时候没有多少学生 只有两三个班级 那时候是集体的幼儿园 现在全都是人家买下来的 私人的了。
从斑驳的墙壁中,从屋瓦的草缝中,我们能感受到旧时光的沉淀,那些历史像化成黄沙,随风散去,却又好像从未离开。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