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军突起的少儿编程 |
时间:2019-12-05 20:30:45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未来的文盲,就是现在不懂编程的小孩”“不会写代码就丧失了网络生存能力”……近年来,大量引发家长焦虑感的少儿编程广告充斥于自媒体和公共场所。继奥数、英语之后,少儿编程成为最新教育培训热点。少儿编程如此火爆,谁是幕后推手?家长是否应该让孩子尽早学编程?我们一起来看。 对于成长在今天的孩子们来说,电脑就和书本、画笔一样,是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普通工具,与成人世界的编程不同,少儿编程的门槛并不高,它不会让孩子一上手就去接触复杂的代码,而是会通过图形模块、游戏化等具象的模式帮助孩子们走进计算机世界。 二年级学生
李诗琪 我们现在学编程。学的编程的一些结构块。然后怎么来控制这些角色?添加角色能做出这样的作品。 六年级学生 姜雪晨
在编程里面可以感受一下我的情绪。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做个打地鼠,一样的来发泄一下我的情绪。 近年来,编程课程尤其火热,一些名人纷纷为相关培训站台。无疑给少儿编程笼罩了一层高端、前瞻的色彩。 家长
没接触的时候到处能看到。现在也比较重视信息技术,高年级和低年级都建议学习这一块。 家长:我儿子接触到之后我感觉也蛮火热的,我从网络上接触的比较多。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少儿编程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6岁以下孩子的简单机器人拼搭式教育;一类面向6岁以上小学阶段的儿童,以图形化、模块化的编程语言在编程软件里创作情景动画。但不管哪一类都是花费不菲。以8岁孩子每周上1节课为例,线下课程一年1万元上下,线上课程一年5000元左右。市民刘敏就给自己8岁的女儿报了编程课的线下兴趣班。 市民
刘女士 家长肯定是希望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于其他孩子,多接触些新鲜的东西。数学英语编程,其实都有接触。 出现场:连线记者 盛娇佳
和刘女士一样,很多家长看到了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更加希望孩子拥有“新技傍身”。越来越多的少儿编程教育机构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在天眼查上检索“少儿编程”,可以看到386家公司的经营范围里含有“少儿编程”,其中,在一年内注册的公司有210余家。 编程机构负责人
李雪凤
像这个5、6家的全国的大型的编程教育机构。(连锁店)我估计大概有1000多家。这个编程品牌有很多。以后3年肯定是个爆发期,差不多(编程机构)会翻两三番或者更多。 目前超过60家少儿编程培训企业公开融资,编程猫、核桃编程、西瓜创客等在近两年均宣布亿元新融资,以高瓴资本、红杉资本和北极光创投等为代表的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纷纷“入场”,创下了少儿编程培训的火爆市场。火热的背后一定程度上是政策的指导。两年前,国务院颁布规划,明确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武进实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季军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还有5G时代的来临,如果我们学生想要与未来接轨的话,那他肯定要学习一些跟编程跟未来相关的内容,引起了这个程序编程的一个火爆。 然而,编程和人工智能教育对学校的师资、教程和硬件条件都有很高要求,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具备条件,很难马上纳入必修课,而培训机构正好满足了这部分的市场需求。 市民
刘女士 学校里面有很多的课,但他是个阶段的学习,一个学期会上多少课,我当时也了解了一些。就是不是特别的系统。但是我在外面的话可以报个长期班。 现场
连线记者 盛娇佳
虽然政策利好下,少儿编程的火热有目共睹,但是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少儿编程的课程标准及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天眼查显示,从事少儿编程培训的190余家公司是在一年内注册的,其中127家的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资本一拥而上,然而少儿编程行业依然存在诸多痛点,“国内的技术、人才及相关的配套服务却还难以跟上”使它陷入了一个“冰火两重天”的尴尬的境地。 常州信息学院软件和大数据学院Web方向副教授
刘斌
我个人觉得是现在的顶层设计是有了,但在落地的时候,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没有跟上,师资是对于培训机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有就是素材资源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指出,对于孩子们来说,学编程并非年纪越小越好。 常州信息学院软件和大数据学院Web方向副教授
刘斌
早期的会从6岁左右就开始学习编程,但是这个时候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语言能力,都没有达到具体的标准,我们说如果从孩子认知的角度来说其实是不太建议赞同孩子从很小开始接触这种工程,直接的去编程,因为孩子是最有想象力的,那么编程,抽象思维它实际上是偏理性的,有很多的约束,但是如果也就是说把这个条例去让孩子去学习更多的话,那他那种想象力可能就会受到一些影响影响。 除此之外,最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编程是不是适合所有孩子,还是值得商榷的。 常州信息学院软件和大数据学院Web方向副教授
刘斌
孩子在学习编程的时候有几种形式,有一些是偏向底层的就是算法类的,还有一类是偏向于应用的东西,对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美工等等有特殊的要求,家长就有这样的误区,可能希望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比尔盖茨这样的人,但这样也不是也是不现实的,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底层类的算法来的工作。 编程作为新兴学科,一方面是政策红利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却面临着师资、课程体系尚不完善的尴尬处境,培养教育市场从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育部门应发挥引导作用,聚合各方智慧,并加快建立课程标准,提高教学水平。人人皆谈“学编程才能放飞21世纪少年梦想的翅膀”还需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