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老赖”、“黑名单”、“联合惩戒”这些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些都是由社会征信体系延伸出来的词语。目前,很多失信行为和影响公共秩序的行为,都已经逐渐被纳入这一体系。那么,无偿献血与社会征信体系挂钩,您会怎么看呢? 近日,国家卫健委联合其他11个部门下发了一个鼓励无偿献血的文件,其中有一条提到:“各地应当探索将无偿献血纳入社会征信系统”。无偿献血要与征信挂钩?这一话题立即引起社会广泛热议。 市民:我觉得献血是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自身情况,是一个自愿的行为。我觉得和征信联系在一起,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 市民:不代表我献过血,我就有诚信,我的征信就会好,我觉得这两个不应该拉在一起去看。 市民:没有什么想法,国家政策出来了,我们都是公民嘛,也应该遵守。 市民:为什么要和征信挂钩,和征信有什么关系呢? 市民:我觉得这两个不挂钩,因为本身我自己献血从大学开始,献血本身就是帮助别人的事情,不应该想要从中获得什么的利益价值。 连线解读:征信有加有减
献血加分不献血无惩戒 看来,争议的声音还不少。国家卫健委随后作出解读:献血虽是公民的自愿行为,但跟信用其实是有关系的,一个能捐出自己的热血、组织甚至器官的人,一定有着利他和奉献精神,以及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是值得信任和信赖的人。更重要的一点,社会征信体系既要惩戒失信,更要褒扬诚信,无偿献血纳入征信系统,就是要褒扬这种行为,而不献血也不会有任何惩戒。 常州市中心血站党总支副书记
王小飞:它其实更多的是在提倡鼓励各地各个单位,给我们无偿献血者提供表彰奖励这个激励政策。我觉得大家可能对这个征信系统了解的不太全面,所以大家会对这个问题有所误解,如果知道征信是有加有减的,有鼓励也有惩戒的话,大家可能就会更清楚我们国家在鼓励什么,提倡什么,激励什么。 王小飞表示,文件将无偿献血纳入个人征信系统是个人信用的加分项目,目的是让更多无偿献血者的善举得到更广范围的支持和肯定,让他们的奉献精神得到更多赞誉。不献血不会影响个人信用,更不会有惩戒,而献血会给予加分,这样的解释大家认可度就大大提高了。 市民:这样的政策可能就是让善良的人,在社会上行走得更有力一点吧。 市民:把献血和诚信挂钩,也能带动全国的青少年或者下一代对这个献血意识有进一步的提高嘛。 市民:你像有一些欠别人钱的,法院判了,你把我挂到屏幕上我就是不还,我觉得这个已经不是法律的问题,这个是道德的问题。我觉得国家有这样的提议,这个和无偿献血本来就相通的,是道德层面的事情,对于我来说我肯定是支持的。 市民:可以激励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加入无偿献血这个大家庭。 事实上,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在积极探索加大对无偿献血者的激励机制。像江苏从2017开始对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以上的献血者实施“三免”政策,即可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免门票进政府举办的公园,免门诊费去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单位就医。 常州市中心血站党总支副书记
王小飞:除了我们全国统一的政策,比如说献血800毫升,可以终身免费用血,亲属家人在需要用血的时候可以等量用血,这些统一的政策外,我们还有一些我们常州的特色做法,比如我们做过的幸福树的项目,我们热血跑的项目,让大家献血的行为不光有自我的提升自豪感满足感,而且能得到来自社会的尊重和敬佩。 相信通过解读之后,大家也就能够理解无偿献血纳入征信系统的意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