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三代传承的“武功秘籍” |
时间:2019-11-18 20:32:47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白衣天使三代传承的“武功秘籍”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各行各业都有属于自己的“独门秘籍”,在咱们武进人民医院,护士们的“武功秘籍”就是一本本手术笔记,并且已经默默无闻的传了三代人,今天的生活超视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份医者仁心的坚守。 就在前不久,武进人民医院一场纸上比武悄然开始了,医院手术室23名新护士的手术笔记被全部公开展示出来。细细端详一番,这些笔记中不仅涉及到术前准备、体位安置、解剖知识,还生动的记录着手术步骤及配合、护理体会心得、医生习惯等等,有的字字珠玑,有的图文并茂,一场场精湛的手术过程跃然纸上。 武进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
倪文妍:笔记的作用,一个就是你对这个手术掌握了多少,学习到了多少。第二个你有没有对它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比如你第二次做这个手术的时候是不是有长进,有什么补充,都在下面有个记录。这个习惯是我进手术室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我们的老护士长,一代一代的传下来的。 倪文妍口中的老护士长叫丁文雅。眼前这两本泛黄的笔记本可以追溯至1992年,那时,丁文雅刚得以进入手术室,而长达20年的手术笔记也由此开始了。 武进人民医院医保科科长原手术室护士长
丁文雅:医生学了技术回来以后自己准备器械,自己准备器械全部盘子里放好,护士去打包。那时候我还是护士,刚进手术室没多久,我就想一定要浪费医生的时间来准备这个器械吗?我就跟着他们医生,他准备什么我去看,有的还叫不出名字我就自己画一个图,简易的涂在上面。 就这样一次手术一次涂画,一次笔记一次长进,不知不觉中,丁文雅通过小小的手术笔记既减轻了医生的负担,又提高了手术配合的效率。 武进人民医院医保科科长原手术室护士长
丁文雅:后来医院里面请上海医生那边的教授来手术,我们的前辈老师都在配合手术,他们在我心目中已经是大神了,跟上海的医生教授配合,有的默契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就想为什么我们不把每个手术过程记录下来呢?把医生的习惯都记录下来。 一台手术可能要用到的手术剪、血管钳、牵引钩等各种手术器械达上百件,哪个步骤用哪种器械,不容丝毫错误。一个合格的手术室护士,甚至要关注每个医生的习惯。 武进人民医院医保科科长原手术室护士长
丁文雅:慢慢我们形成了习惯以后,基本上我们的笔记那台手术怎样配合,左手递给主刀医生是什么,右手递给主刀医生的是什么,助手我应该递什么。 术中简略记载,手术汇合精细,日后遇到类似手术再次增加细节和新的发展。1998年,丁文雅将手术笔记的习惯推广到整个科室,记笔记渐成风气,护士们在自我摸索中奠定了医院“笔记文化”的基础。如今的护士长倪文妍就是在这样的笔记文化中成长起来的。 武进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
倪文妍:丁老师带我们的时候她就非常严格,像我们上台的话,她都会坐在边上看着你穿针引线。她会提问你这个解剖是什么,这个手术步骤是什么。到我们这一代就得画图更加详细了,参考文献也要求上去了。新入科护士都是需要记录手术笔记的,包括你的专科的老师,护士长经常检查你的笔记书写。 2012年7月,丁文雅调至医保科,倪文妍正式接过护士长的旗帜,并将手术笔记的习惯继续保留下去,她带领的42名护士个个沿袭着记手术笔记的习惯。 武进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
陈国平:
写下来就等于相当于把每个细节都记在心里,这样配合起来就能得心应手了,因为医生的速度是很快的,而且他们是不说话的,伸手过来要哪个机械。后面你再碰到同样的手术,或者有的时候过了一段时间才有的手术,笔记本翻开看一看。 男护士陈国平一直都有随身记的习惯,温故而知新是他在团队配合中得心应手的秘诀,此次笔记比赛,他的手术笔记《非体外循环下的冠脉搭桥术》荣获了二等奖。 武进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
倪文妍:如果你用心做事情的,明显了你的分数就高,你对这个手术掌握的程度也就更的熟练。促进了科室大家互相学习这样的一个氛围,通过这次比赛对大家进行一个促进的作用。 时代在进步,医学科技在飞速发展,从1992到2019,在三代护士人笔墨不辍、默默耕耘之下,一本本笔记记录的不仅是一次次手术的过程和心得,更是我国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革新的足迹。 武进人民医院医保科科长原手术室护士长
丁文雅:现在各方面的理念都比较先进,我也看了他们比赛的画图都是比较精准的,现在的小年轻比我们那个时候进步很多。 每人一沓厚厚的笔记本,步骤详尽了、图解精准了、文献参考了,医护之间的配合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但这不断的发展中,不变的是术后握笔的回忆和记录,这便是传承,是医者的用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