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电信诈骗案件高发 “老三样”手段占据榜首 |
时间:2019-11-12 20:46:45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临近年底,我市各大派出所都相继接到了多起电信诈骗类案件,其中天宁区的局前街派出所更是在一天之内,接报了5起性质完全相同的电信诈骗案件,这样的情况也引起了警方的重视。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最近发生的几起代表性案件。 25岁的小刘是一家网络公司的员工,通过交友软件,她在网上认识了一名男子小李。由于小李平时总对她嘘寒问暖,说话也比较风趣,小刘很快就喜欢上了他。 局前街派出所民警
管园园:第一类是这种交友诈骗类,骗子会以谈恋爱为名来接近受害人,谈恋爱的过程中向受害人索要一定的财物,刚开始的可能数额比较小,在200到300之间。 要买个软件200元,要买件衣服300元,就这样,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小刘一共给小李转了近一万元。因为小李曾经答应,会给她买一个新款的lv包,所以这点礼尚往来在小刘看来是正常的。 局前街派出所民警
管园园:随着时间的推进,受害人会主动的向他转一些面额比较高的钱,等到发现之后呢往往都已经被拉黑了,这个时候往往也错过了报案的最佳时机。 现场 连线记者
刘洋:lv的包是没有收到,自己反而是损失了一大笔,小刘懊恼至极也只能报警后自认倒霉。而除了小刘这种交友类诈骗之外,股票投资类的诈骗手段也是高发榜上出了名的。9月13号,家住钟楼区的王先生通过某炒股网站,认识了一个炒股大师“万老师”。那么这个万老师,到底有没有带着王先生走上发家致富之路呢? 永红派出所民警
钱顺欢:他看到了一个帖子,说有一个万老师有一些投资股票的分享经验,帖子下面有很多人的留言,都是清一色的对王老师的夸赞。这个QQ群呢平常都是一些股票投资的经验分享,时不时的还会开一些网络直播。王先生看过之后呢,对万老师更加深信不疑了,不知不觉就放进去了16万多元。 到了9月28号下午,王先生觉得股市行情不好,就想提现这笔钱,可这个时候,他发现原来登录的网络平台已经无法打开,而且自己还被踢出了qq群。 局前街派出所民警
管园园:第二类就是这种股票投资类诈骗…(受害人)加入某些QQ群或者微信群,在群里自称有这个炒股老师就会教他如何投资。在一些虚拟的这个APP或者是其它的一些账户进行转账汇款,然后受害人往往是希望通过炒股这个形式来赚取相应的利润,但是实际上呢,在转账之后这个钱就已经被这个骗子给卷走了。 现场
连线记者
刘洋:想来要想赚这16万元,对于作为普通市民的王先生来说,也不是容易的事儿。但是想着十多天就被骗光了,王先生心中也一定是愤懑万分。但这事儿说来还是自己不谨慎造成的。如果说这样的诈骗手段还算是不容易被识破的,那么咱们接下来要说的这类诈骗,我想一定是老生常谈了,可受骗的人还是不在少数。 10月中旬,家住新天地花苑的陈师傅闲着没事,在微信群内看到有人发刷单赚外快的广告,便加了对方为好友,并且通过对方发来的二维码,进入了一个聊天群。群主小张说,只要帮着给某购物网站刷单,就可以拿到每笔5%的佣金提成。当天,陈师傅就按照小张的要求刷了5万元的单子,但是问到佣金的时候,小张说返还需要7个工作日。要说这陈师傅还真是个实心眼儿,足足等了七天后,发现自己的账户里空空如也,小张也联系不上了,他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了。 局前街派出所民警
管园园:第三类就是这种刷单类的诈骗了,受害人反映了自己以前可能通过刷单的形式赚过钱,所以放松了警惕,受骗金额从几千到几万不等。所以在此提醒市民,一定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对于一些转账汇款之类的操作一定要确认对方的身份,千万不要随意汇款转账。 从反诈骗中心的统计数据来看,诈骗案件在年关的时候容易高发,除了刚刚我们报道里说的这“老三样”,还有层出不穷的新型诈骗手段,但是,所有的诈骗万变不离其宗,应了那句话,“事出反常必有妖”,天上绝对不会掉馅饼,所以遇到和钱相关的事情,一定要多留个心眼,毕竟这钱在您的口袋里,只要您守住底线,骗子也无计可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