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护旗手返乡:镌刻回忆 护旗光荣!》

时间:2019-11-08 20:46:32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演播室:到北京天安门看一次升旗,是许多中国人的心愿,国旗护卫队强大的气场,健美的军姿,整齐划一的步伐,总能让大家由衷赞叹。那么要成为天安门的一名护旗手,要经历怎样的磨练,这段军旅生涯又会在他们身上留下怎样的印记?今天咱们就来认识一名刚刚退役的天安门护旗手,武进小伙徐凯。
一段天安门升旗的现场
同期声:徐凯:当兵前想去一次天安门看升旗的 因为各种政审什么的 然后入伍前体检 然后就耽搁了 就没去
配音:2017年9月,徐凯从常州建东学院毕业后便去当兵了,就在他入伍后不久的2018年1月1日,党中央批准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徐凯也在这时,成为三军仪仗队第一批进入国旗护卫队的一名新兵。
同期声:徐凯:因为能去天安门升国旗 这是代表国家的一面国旗 感觉十分自豪。
配音: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国旗卫士”绝没有那么容易,每天凌晨三四点就得起床,坚持训练,衣服被汗水反复浸透,马靴一次次被踢破。
同期声:徐凯:新兵连的时候 上午三个小时训练 下午也要接近三个小时 有的时候晚上也要训练两个小时,我们的摆臂还有踢腿的高度都要在一条线上 显得特别整齐。
配音:66人的护旗方队,单手托住7.5斤重的礼宾枪,要横成行、纵成列,步幅一致、摆臂一致、目光一致,刮风、下雨、降雪,动作不走样、不变形。站功,要达到站得直、站得稳、站得久。听到徐凯说起当兵的苦,奶奶孙船娣表示吃苦的孩子才会有担当。
同期声:徐凯的奶奶 孙船娣:在家里田里干活我也让他跟着去的 去跟我学 太阳晒晒 练练 不跟别人一样 你不要做啊 要做坏的啊 我说我们也没做坏 人还高的。
配音:吃得了苦,抗得了伤,凭借一身过硬的基本功,徐凯被正式选为新兵连里第一批上方队的护旗手。2018年3月24日18点29分,是徐凯执行第一次降旗任务的时间,而那一刻已永远铭记在了他的心中。
同期声:徐凯: 特别紧张 然后就想着动作不要做错  感觉特别值得 什么都值得了 吃太多的苦 受太多的累 都值得了
配音:从那天之后,金水桥到国旗杆下的96步正步,肩负使命的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每天风雨无阻,浓缩了他们辉煌的军旅历程。
同期声:徐凯:平时我们训练 因为场地限制 我们会去旁边的公园里训练 然后每天都会面对很多游客 然后我们训练的时候 也比较严格要求自己 毕竟无时无刻不暴露在游客的聚光灯下。
配音:2018年10月1日,国庆升旗仪式是按照最高规格进行的,共126人编队,其中陆海空三军护旗队员96人、礼兵30人,徐凯便在护旗的队伍之中。因为表现出色,他还获得了部队的嘉奖。徐凯说,在国旗护卫队有太多难忘的事,最难忘的是能见到国家主席习近平,并且能近距离地跟他一起合影,那种幸福感终身难忘。
同期声:徐凯:2019年2月2号,肯定特别激动啊 能见到咱们国家最高的领导人 第一次能这么近距离见到他 自己感觉把这辈子运气都用完了
配音:最让徐凯感到意外和暖心的是,习主席一点架子都没有,反而对他们十分亲切,而且还十分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
同期声:徐凯:元旦大升旗,(习主席)看过我们直播,看我们都穿这么薄的礼服 脸蛋都冻红了 他说 他去过很多国家 看到很多国家(士兵)穿礼宾大衣 觉得也不失一个大国的风采 他就建议我们可以穿礼服大衣执行任务 就不会那么冷了 没多久我们就换上了礼服大衣 感觉心里面特别温暖。
配音:今年国庆,徐凯没有作为护旗手,而是作为一名值守人员参加了70周年阅兵。
同期声:徐凯:因为阅兵要提前半年去阅兵村训练 多少有点遗憾吧 但是革命像块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 我们负责保证平日的升旗。
配音:国庆之后,徐凯和同一批的战友离开了为国尽忠的三尺岗台,退伍回到家乡,未来,他们将成为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员,但这次军旅生涯留给他们的坚韧与顽强,早已成为他们身上的烙印,伴随着他们继续开拓新的战场。
同期声:徐凯:过段时间肯定是要找工作 融入社会的 我希望把部队的良好作风 良好的习惯 带到生活中 带到工作中。
演播室:第一次入伍,第一次参加升旗,第一次做护旗手,第一次见习主席,军旅岁月的点点滴滴在徐凯的人生年轮留下印记,相信也会成为他心中永不磨灭的回忆。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