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邹区镇仕尚村村民陈一平的小儿子出生了,原本这应该是一件非常喜庆的事,可是这个家庭却布满阴霾,因为陈一平的大儿子存在听力障碍,没想到小儿子铭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全家人下决心要改变铭铭的命运,让孩子听见世界的声音,他们的心愿能达成吗?来看今天的生活超视。 铭铭的母亲
宋红霞:我根本就不想从南京回来了。我说你们就把我们留在这里吧。我们真的不想过了,我说我给他生命,我就结束他吧,我就一起陪着他,我老公怎么样也不肯。 铭铭的母亲宋红霞,今年43岁,20年前,她跟丈夫陈一平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没想到儿子存在严重的听力障碍。去年,宋红霞意外怀孕,夫妻俩当时非常犹豫。 铭铭的父亲
陈一平:去年特意去南京查了,有没有耳聋遗传的基因,但是查出来我们都是好的 铭铭的母亲 宋红霞:好的么
我就想生下来,以后也能照顾他(大儿子)。 今年3月20日,铭铭带着全家人的希望出生了,虽然铭铭没有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但一家人仍然抱着一线希望,然而现实却一次又一次残酷的揭开了真相。 铭铭的父亲
陈一平:村里有一次放炮仗,声音很大,我们听了都害怕,但是他一点都没有反应,我们一家都很担心的,我们从他出生开始一直担心这个问题,就怕这个问题再次出现。 经南京大医院检查,铭铭双侧听力障碍确诊。宋红霞崩溃了,在安慰妻子的同时,陈一平暗暗下了决心,不能再让二宝再吃大宝的苦。 铭铭的父亲
陈一平:说实在的真的很苦,真的很苦,(那时)我们也不知道常州残联有开设的语训班,我们那时候要去上海,坐人家货车,一坐就是一夜,然后到那里去就是两个小时,回来的时候一下午一夜,一个月三趟。那个苦,不要说孩子受罪,我们夫妻两个也受罪。 更让陈一平难备受煎熬的,是跟家人沟通不畅后,大儿子表现出来的痛苦。 铭铭的父亲
陈一平:他听不到,他要表达的意思我们也不懂,所以他有的时候会生气,他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用两个手抓两个助听器就往地上摔,摔过好多次,我们不光是配助听器,就是维修方面,也花了不少钱。 记者:当时看到儿子这样子…… 铭铭的父亲
陈一平:那个疼,真疼。不敢回忆。 后来大儿子上了常州特殊教育学校,情况才开始好转,现在已经高三,学习成绩也不错,本以为苦尽甘来,没想到命运竟然和这个家庭又开了一个同样的玩笑。陈一平一家带着铭铭到处求医,医生建议尽早为孩子装人工耳蜗,因为年龄越小,听觉和言语康复效果越好。 铭铭的父亲
陈一平:我们老大那个时候,没有这个条件,给耽误了。不能让二宝像大宝一样再次的发生。现在的科学也给了我们弥补的机会。 可惜这些年,为了给大儿子治病、培训、读书,一家人并没有什么积蓄,宋红霞生产后就休息在家照顾孩子,陈一平一年的收入也不高,做人工耳蜗却不是一笔小数目。 铭铭的父亲
陈一平:最担心的还是价格。因为它的价格不是一般普通家庭能够承受的,连手术费,配助听器下来,都要30多万。 铭铭的母亲
宋红霞:我们实在是没有经济能力,看人家做了耳蜗,都能找到好的工作。学习也跟正常人交流。但是我们没有这个条件。也想着帮他做人工耳蜗,但是没这个条件。 无奈之下,陈一平只能通过网络平台,为铭铭筹集善款,平台上筹集的金额在累积,但是离30万依然还有很大的差距。就在全家人犯愁时,这条筹款信息引起了一位好心人的关注。 蒋氏青鱼公社常州分公司经理
娄雷:有钓友把这个水滴筹发到我们群里面。老板就说筹三十万要筹到什么时候,你们能筹多少就筹多少。后续的老板就全部包了。 娄雷口中的老板便是蒋氏青鱼公社的蒋董事长,在确认筹款信息的真实性后,他便让自己的员工与陈一平取得了联系,并表示,30万元,除去平台上筹集的费用,不够的他全包了。 蒋氏青鱼公社常州分公司经理
娄雷:剩余的,我们蒋氏青鱼公社就包了 铭铭的母亲 宋红霞:谢谢 蒋氏青鱼公社常州分公司经理
娄雷:后续去医院什么的,我们都有专人陪的去的, 铭铭的母亲
宋红霞:好的谢谢。特别感谢你们,感动。(哭) 宋红霞说这次落泪不再是因为痛苦,而是因为感动,她没想到有这么多好心人会伸出援助之手。
蒋氏青鱼公社常州分公司工作人员:有钓友知道了情况,要资助他们,托我给他们家1万,现在在支付宝转账。 陈一平说,几天前就接到了蒋氏的电话,这几天全家人仿佛就处在梦中,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 铭铭的父亲
陈一平:我们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我们夫妻两个一整晚都没有休息好。激动啊,有这么好的好人,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呀
这是给了我们最大的希望。 目前,7个月的铭铭体重还未达到9公斤,待体重满9公斤后,将会进行手术,植入人工耳蜗。希望在众人的爱心之下,铭铭能够很快听见声音,我们相信,他听到的这个世界,一定无比美妙,无比动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