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学校减负家长“发疯” 武进家长感同身受 |
时间:2019-11-02 20:18:10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学生时代,大伙儿每天最烦恼的莫过于写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如果说不用做作业,不用考试,不用上辅导班儿了,想想是不是还挺爽的呢?不过这孩子开心了,家长可是疯了,近日南京、浙江多地均出台了减负政策,一时间舆论哗然,来看报道。 10月30号,一篇名为“南京家长已疯”的文章爆红网络,文章表示南京教育局要搞素质教育试点,“不许补课”“不许考试”甚至连“课外辅导书也不许”,与此同时,浙江省教育厅也推出了新一轮的减负政策,其中就有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可拒绝做作业,一石激起千层浪,家长们纷纷吐槽。 各种留言特效 学校一减负,家长先疯了。对此,南京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连夜回应,表示全市各级教育部门、义务教育学校按照统一部署,聚焦存在问题进行排查,整治纠正不规范的办学行为,但同时也发现存在对督查工作理解不准确、执行规定简单化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和部分家长的误解。一个听起来明明是好的政策为什么会被误解?连线记者随机采访了我区部分家长,家长们表示,学习不能没有负担,真把负担都减了,竞争压力不减,家长们更焦虑。 学生家长1:我不支持这一块,因为小孩减负了,他在家里没事情做呀。 学生家长2:也不是说很支持,也不是说很反对,只能说是适当的,毕竟小孩子来讲嘛,童年的乐趣也是要有的。 学生家长3:有的家长他不肯啊,就是我们夫妻两个都不一定统一,我不需要给小孩子这么繁重,我要求减负,可是我老婆就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啊。 学生家长4:支持减负啊,但是必要的还是要的,必要的写、考试什么的,还是需要的。 学生家长5:减负么是学校减负呀,小孩子回来作业少了嘛,肯定是有影响的。 社会学博士骆建建认为,南京市教育部门的做法从大方向说没有问题。但是,南京的学生参加高考,是要和全省学生竞争的。浙江想把“主动权”给学生和家长,愿意少做作业就少做,可有多少家长愿意让孩子不做作业呢?事实上,现在许多孩子是“校内减负校外补”,如此一来,家长反而需要支出更多的精力和金钱。要让家长摆脱焦虑,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打破唯分数论,为学生成才创造多元选择。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学博士
骆建建:那如果我们能够在教育资源均衡化上继续发力,……我觉得这种升学的压力,家长带来的这种焦虑感,可能会降低;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在我看来最核心的问题是难度偏大,假设我们的人才总量是不变的,而且我们有信心在今后的大学教育当中,挖掘他们更多的潜能,我们完全可以在中考、高考、乃至于每一个年级,降低相应的考试的难度,就可以有效的降低他的学业负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给我们孩子升学带来很多的渠道和途径,当然我们相应的包括体力劳动者、包括各行各业的收入待遇,实现均衡化,也都相应的提高。 2020年应届毕业生预计高达874万,再创历史新高。其实家长对于孩子学业的焦虑,更多的是担心没有竞争力,导致未来道路艰难。而这,仅仅从竞争源头上来一刀切并不科学,而是要给予更多的出路和更多的成材渠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