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小长假 真的会来吗? |
时间:2019-07-09 20:22:57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都说劳逸结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休假的话题。7月1日,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探索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2.5天小长假”。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群众热议。 市民2:当然愿意呀,多休息当然愿意呀。 市民3:我觉得多休息一天,不是每个人都想拥有的事情吗?! 市民4:这样方便工作族,可以提前回家照顾家庭。 事实上,2.5天小长假并不是什么新鲜词汇,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明确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比如5天工作任务能在4天半之内完成的行业和工种,实行周五下午或周一上午加周六、周日两天半假期,保障劳动者休息的权利,并以此来促进消费。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学博士
骆建建:信息爆炸的时代,5天的工作时间里面,我们的信息量处理的要比过去大得多,实际上劳动强度是要大的多的。2.5天我相信一定会对大家的身心的调节乃至于对学习充电,剩下的4.5天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有更大的帮助。 的确,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2.5天小长假”其实有广泛的实际需求。目前,我国公民每年法定休假天数最少为11天(不含双休日),2018年我国人均工作时长2100个小时,不仅法定休假天数低于发达国家,工作时长也高于很多国家。将工作时间进一步缩短,是大多数人维系健康生活的基本愿望,而且从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来看,劳动者也需要更多时间进行学习、思考和沉淀。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2.5天小长假”也许只是看起来很美。虽然包括河北、江西、辽宁等10多个省份均出台了鼓励2.5天休假的意见,但是,“2.5天小长假”皆有不同程度的限定词,比如“有条件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等。对于很多企业来讲,时间就是效率,很难参照执行。 市民1:私企的话,我觉得很难,就外资企业可能会好一点吧。 市民2:除非强制性,不然不可能的事,如果我是老板我也不想休息的,那损害到他的利益了是不是? 市民3:私企肯定是不愿意的,现在像那些工厂里面,他是不可能像政府说放两天半,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市民(收银员)4:我所从事的行业基本上都是服务行业,我所从事的这些工作,法定放几天,我们都不会按照法定来放。 正如市民所说,现如今别说是2.5天小长假,在国家明文规定保障休假权利的前提下,仍有一些地方连双休日都落实不了。现在部分基层单位、企业面临任务繁忙、加班加点无序的工作状态,诸如“白加黑”“5+1”成为常态,特别是某些互联网公司,盛行“996”“7×24”等加班文化。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学博士
骆建建:我们在这个2.5天小长假前面,他加了一个小小的定义就是,探索鼓励弹性制这样一个作息制度。所以呢,对于我们企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我觉得要落地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尤其是对企业的一些支持政策。 对于很多行业,很多人来说,2.5天小长假实在是奢侈的难以想象,换句话说,何时双休能够真正实现,再来考虑2.5天小长假怎么落地,或许也为时不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