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走高,道路维修也将迎来好时期,这位“马路医生”可能要有的忙了。同样,天热了,蚊子也大批量上市了。蚊子虽小但却不可小觑,可携带的病菌还不少,蚊媒传播疾病的高发期将至,如何防范,来看报道。 蚊媒传染病由病媒蚊子传播,病媒蚊子分为按蚊、库蚊、伊蚊,种类不同传播的疾病也不同,按蚊俗称疟蚊,传播疟疾,库蚊传播乙型脑炎,伊蚊,俗称花脚蚊,是外国传来的品种,是传播乙型脑炎和登革热的重要蚊种。 区疾控中心防疫科科长
潘英姿
像我们这种乙型脑炎,如果接种乙脑疫苗的话就会产生抗体不会被传染,成年人的话,如果是在我国的没有乙脑病毒存在的地方到我们像这个江苏,就有可能感染。登革热是输入型的疾病,像我们去东南亚国家旅游,回来之后三五天发热了,身上出疹子了,还是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去,排除一下蚊虫传播引起的疾病 蚊媒疾病发病突然,感染者可出现寒战、高热、出汗,伴随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在24到36小时内会达到39到40摄氏度。染上登革热,则在病程的5到7天会出现多样性的皮疹、皮下出血。 区疾控中心防疫科科长
潘英姿
被蚊子叮咬之后一般就是发热,身上出现红疹,我们其实要建议要去及时去医疗机构就诊 蚊媒疾病与蚊子密度高度相关,预防这类疾病,要做好全面的防蚊措施。花蚊子的吸血高峰在下午4到5点,次高峰在上午9到10点,在这些时段,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处逗留,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防身体分泌过多乳酸而招惹蚊子。 区疾控中心防疫科科长
潘英姿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就是要自己穿长袖长裤的衣服,身上裸露的部位也可以涂抹驱蚊器。从环境上来讲的话,就是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干燥,像家里也可以装纱门纱窗蚊帐,使用蚊香,灭蚊灯,这些驱蚊的设施设备,水养植物定期换水。 暑期旅游高峰就要来了,大家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防蚊,不同于家蚊,野外的蚊子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蚊虫,格外凶猛,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预防蚊媒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