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遥观:7旬老人复制木牛流马 获国家发明专利

时间:2019-05-22 22:08:03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遥观:7旬老人复制木牛流马 获国家发明专利
感谢这些伟大的发明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遥观有一位7旬老人,说起来也称得上是一位发明家,他凭借惊人的技艺复制出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还成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一起去瞧一瞧。
市民 江伟立:这样很轻松的
市民 成国安:不费劲,它这个有感觉的,有那个节奏跟着节奏走,就跟荡秋千一样的感觉。
没有轮毂,没有齿轮,却照样能行走,这头木牛看上去的确挺神奇。而且据说这头自重近200斤的木牛,能荷载400斤的重量。今年72岁的王友钦,正是木牛的“主人”,他说,自己从小就是诸葛亮的“粉丝”,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送粮草的故事他能倒背如流。因此木工出生的他,一直有想要复制“木牛流马”的念头。
遥观剑湖村东庄村民小组村民 王友钦: 造木牛知之法云,从这里开始,方腹曲径,一脚四足。。。人行六尺,牛行四部,人不大劳,牛不饮食,这个是造木牛之法里面的描述
可仅凭古书上短短几十字的描述来复原这个装备,非常有难度。之后,王友钦找来《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演义》等书籍,仔细阅读相关内容,对木牛流马的式样、用途、操作原理逐项研究。
遥观剑湖村东庄村民小组村民 王友钦: 吃吃饭还在思考 两个筷放在那里人好像睡着了一样,我老婆说你发愣呀,然后想起来还在吃饭,洗洗澡。。然后人就睡着了,睡着一醒过来,水都冷了,还有一个我现在的精力,你们看看还可以,那个时候最多的晚上我有五个晚上没有睡着
从2013年下半年起,王友钦按照书中诸葛亮手书之法,从制作牛腹开始,复制木牛流马,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2014年复制成功。
遥观剑湖村东庄村民小组村民 王友钦: 它是怎么拐弯的呢。。。往后一退,一拉,它中间有一个脚,原来是斜着往前拖的不起作用的,这样子一拉,把中间的部分顶起来了,把外面四个脚离地,就可以360度的拐弯了。。。所以一脚四足这个话一点都不错,诸葛亮描写的手稿,很精炼的,我真的很佩服,诸葛亮,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战略家,他还是一个文学家
偶然的一个机会,常州大学信息数理学院的物理学教授江兴方接触到了王友钦的这头木牛,一直从事专利写稿工作的他,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一种基于杠杆的五足省力载重自锁装置”申请。上个月底,国家专利局正式授权王有钦的木牛流马为国家发明专利。
常州大学信息数理学院物理学教授 江兴方: 四两拨千斤,共杆是省力共杆,可以省力,阻力比和动力比,只有1/10,十分之一的话,你有500斤的粮食,只要花50斤的力。。。我想我有一个责任,把它详细的记载下来传给后人,然后把它保护起来,而且不光光是在我们常州这个地方,让大家看见,而且要推向全国,甚至于全世界,让人家知道我们中国的文化和精髓的地方。
采访时,王有钦一直谦虚地说,这个发明专利应该是诸葛亮的,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还原者。不过,他一直有个小梦想,就是希望能带着自己的木牛流马去更多的地方展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诸葛亮的智慧魅力。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