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钳工巧匠”缪玮:20年打磨毫厘之功

时间:2019-05-01 20:19:34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高尔基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劳动创造了人类、世界、未来。劳动者伟大又光荣,而在劳动中,有一种精神,叫精益求精;有一种状态,叫毫不放松;有一种境界,叫一丝不苟。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这就是“工匠精神”。五一劳动节,致敬“武进工匠”,今天带您认识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的钳工,缪玮。
走进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机电装备事业部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缪玮正在台虎钳操作台前专注地打磨着机车风管上的接头。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钳工 缪玮 现在这道工序是去毛刺,看看其实很普通,但是对于最后组装是很有影响的,你看这个零件机加工下来,里面会有一些铁屑,你不清干净以后,最后组装进去,你就会把O型圈切坏,切坏之后就会造成泄露,这个零件就报废了。
1980年出生的缪玮,是戚墅堰人,1996年考入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的是钳工专业。谈起与钳工结缘,缪玮说,当时社会上正缺这方面的人才,自己掌握了这门手艺的话,毕业后也好找工作。1999年毕业后,缪玮进入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普通工人。初到工厂,面对形形色色的零件和机床,缪玮发现自己有些无法适应。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钳工 缪玮 一开始师傅就说让我们自己独立划线,当时感觉划线应该是比较简单,但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还是有很大差别,所以当时第一次做还是没有做好,因为划线上面牵扯到找正借料,并不是像书上说的那么简单。
要强的缪玮憋着一股劲儿,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学好这门手艺。刚参加工作的几年,他把休息的时间都用来琢磨零件、图纸和工艺改进。一到周末,便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图书馆翻阅各种钳工工艺资料,在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打磨自己。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钳工 缪玮 像我们刚开始在技校里学的最基本的,锉削,錾削之类的,但是在厂里接触到具体的像火车上的,零件工装,模具有样板之类的,都是比较实物的,比较具体,这些东西你要加工它,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还是比较多。。。要学的东西很多
钳工讲究的是精细加工,看似普通的一个零件,尺寸大了不行,小了又影响产品质量。而中车戚墅堰公司作为铁路机车车辆及配件制造单位,对关键零件的工艺要求尤为严苛,每个零部件的尺寸误差不能高于0.02毫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个丝。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钳工 缪玮 这个是13号车口样板,像这个的开裆尺寸的精度要求是正负两个丝左右。。。一般一个头发丝,是六七个丝左右,你一根头发丝的一半不到,所以要通过我们钳工用油石手工,一点点去加工,做一个尺寸,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来去大了就报废了
在外人看来,工业化时代,工业产品的组装应该在流水线上完成,或由机器人完成。然而缪玮却不这么认为,实际上很多时候,要把设计师的图纸生产、加工成产品,会遇到诸多问题,处理不好甚至会成为最后组装的拦路虎。而如何将图纸内容落地,则需要钳工师傅们长期积淀形成的经验来化解。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钳工 缪玮 现在数控比较发达,对单个零件的精度比较有优势,但是你要说很复杂的零件,要组装成一个整个的产品,牵扯到的工序,这个就不是机器能保证,就需要人,里面因为牵涉到各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尺寸链之类的,就需要钳工组装,甚至于修配来保证,这个就是机器不能代替的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缪玮用了整整20年在打磨自己的“毫厘之功”。如今,他的这双手已经像是一台精密仪器,经手的每个零件都能达到“零误差”。2015年,在首届中车技能大赛上,缪玮从全国8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钳工状元”的荣誉。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钳工 缪玮 这个工件就是要求在七个半小时之内做完,这个活一个是对精度要求比较高,另外一个对选手的体力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可能因为是比赛,大家也都比较紧张也没感觉饿,七个半小时就喝了点水。
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到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缪玮完成了从普通工人到技术人才的蜕变。为了更好地实现传帮带,2018年,缪玮工作室正式成立。通过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工作室解决了生产中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加工优质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机电装备事业部副经理 邱文亮 这是上海庞巴迪APM轨旁设备的安装,这个是上海的八号线,第一条无人驾驶的地铁生产线,这个轨旁设备换道岔的时候,我们机电装备事业部研发的,当时在现场安装调试,我们的缪伟,到现场负责了最核心的岔的最终的精调试工作。
爱岗敬业,勇于担当,是公司领导对缪玮的评价。缪玮所在的机电装备事业部,很大一部分承担的是上海铁路局各个机务段以及副段的改造工作。2018年年底,公司接到了机务段提出的改造烟囱的任务,由于改造需要在春运前完成,时间非常紧迫,再加上技术难度大,参与其中的每一位技术员压力都非常大。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机电装备事业部副经理 邱文亮 (上海)机务段这个事情也比较重视,希望在年前一个月,把这个200多台烟囱全部改造完,这块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新技术。。。非常紧,任务也非常重,我们很多同事曾经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我们经过大家的努力,特别像缪伟这样的业务骨干的带头作用,把这项任务非常圆满的完成了,也得到了上海局,包括各个段的非常高的评价
中国中车技术标兵、武进区技能状元、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全国技术能手,这些年,缪玮身上的身份多了,光环多了,但他依旧初心未变,还保持着一个工人最质朴的本色。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钳工 缪玮 多学习一些新的技术,跟上时代的发展,还有就是传帮带,随着年纪的增长,技术也应该有一个传承。。我们厂里有张忠等一些大工匠,要向他们靠拢,争取做他们一样吧。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代表着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坚定、踏实、严谨、专注、精益求精……如果人人都能将这样的品质在内心沉淀,有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韧劲,一定都能像缪玮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