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与其谈癌色变 不如提早预防

时间:2019-04-16 20:25:13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4月15日-21日是第25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大部分人听到“癌”这个字就会谈癌色变,产生不必要的恐慌,甚至延误病情。其实,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关键要早预防、早发现。
今年57岁的钱大叔,一直对自己的健康比较关注,半年前,他在常州市肿瘤医院门诊体检时发现自己有一项癌症指标增高,也就是CA724,于是他立刻进行了胃镜、肠镜和CT等一系列检查,结果发现自己患有结肠息肉。
常州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承丽萍:当时最高的时候达到270多U/mL,然后就比较关注。然后就住院进行了结肠息肉切除术。切除以后他还是定期复查,每两个月查一次,肿瘤指标就逐渐下降。最低的时候,过年前达到了八十几U/mL。
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承丽萍介绍,CA724又称胃癌抗原,是检测胃癌和各种消化道癌症的化验标志。正常人血清中含量<6.9U/mL,异常升高在各种消化道肿瘤、卵巢癌均可产生。一旦发现此项指标异常,就要引起警惕。
常州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承丽萍:如果它出现了异常,那么给我们医生一个提示,我们会根据这个线索进一步的检查。如果你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比如说腹痛,腹泻或者大便不成形,你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很多人认为癌症是绝症,意味着无药可救,其实大部分癌症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对此,世界卫生组织专门提出了癌症的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常州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承丽萍:比如说一个结肠息肉,从一个息肉慢慢冒出来,到它最后变成癌症,大概需要的时间是10到15年,在这10到15年当中,你哪怕做一次肠镜,一次胃镜,那我们可以解除很多早期的肿瘤,避免最后发展成癌症。
和普通体检以发现常见疾病和慢性代谢性疾病为主不同,防癌体检是一种更加专业的体检方式,由专业的肿瘤防治人员利用专业的手段和方法为受检者进行专业的肿瘤筛查,确诊其体内有没有癌前病变或者早期肿瘤,从而采取更好的防治措施。
常州市肿瘤医院体检中心主任 岳志凤:我们就对这一类高风险人群也有了一些精准的检查方法。消化系统肿瘤,胃肠镜是非常有用的一个武器。像我们的肺癌,一个低剂量的螺旋ct,这也是一个利器,加上我们一个团队MDT团队(多学科团队)的一个综合分析,这个方面已经是非常(有帮助的)。


便血半年以为是痔疮 结果竟是大肠癌
预防肿瘤,及时的体检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迷惑性的症状,更要注意。近日,常州市肿瘤医院就收治了一名大肠癌患者,而他一直以为自己得的是痔疮。
患者家属 吴奶奶:他到楼上去大便,一去就装了一马桶的血,他赶紧叫我,我在楼下,我就被吓坏了,他身上全是血,他赶紧跟我说不好了,赶快打120。
年逾古稀的崔大爷从去年9月份开始,每天要解大便2-3次,每次大便不成形,有时还有黏液甚至鲜血,他以为是痔疮,就没有在意。没想到4月7日晚上大便的时候出现了大出血的情况,家人赶紧将他送往了常州市肿瘤医院。
患者家属 吴奶奶:以前以为是痔疮。大便好的,就只有纸头上面有一点点(血)。
常州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倪红飞:大出血来了以后,我们急诊给他查了胃肠镜 做了CT,看了他还是一个直肠癌,所以急诊马上做的手术。就把这个肿块给切掉了。病人其实出血有半年时间了,但是他一直不重视,以为那就是一个普通的痔疮,所以造成这样的后果。
无独有偶,上个月,38岁的李女士也被诊断为大肠癌,而她也在半年前出现了便血的症状,却误认为是痔疮,没有引起重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发现时已经属于中晚期的乙状结肠癌变。
常州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倪红飞:还是考虑先手术,后面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化疗之类的。误诊为痔疮,大多数占到肠癌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排在恶性肿瘤第3位和致死因素的第5位。我国大肠癌发病的上升速度超过2%的国际水平,直逼5%,每年新发病例高达40万。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这一过去专属于中老年人的癌症,已经悄悄“盯”上了30多岁的年轻人。
常州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倪红飞:现在空气质量包括饮食都不算太好。如果说生活习惯的改变,人的精神压力(变大)都是导致肠癌高发(的原因)。还有现在一些年轻人喜欢吃烧烤,还有这些烟熏的食品,都是造成肠癌容易高发(的原因)。
医生提醒市民:预防肛肠疾病,平时要控制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类的摄入,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晚上不要熬夜,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而一旦出现大便次数增加、大便变稀、有黏液、甚至血便,伴有腹胀、腹痛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肛门指检、肠镜等检查来排除癌变的可能,切莫大意。
常州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倪红飞:如果年纪在30岁以上,如果出现大便习惯的改变,大便性状的改变。或者有便血 原粘液血便。必须要到医院里面来查。第二个,家里面有家族史的,家里原来父辈有肠癌这些病史的,那么到了中年的话,45岁以后也要注意。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癌症的三个“三分之一”,其中一个是“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而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肿瘤的防治手段也在不断提升。常州市肿瘤医院所运用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就为肿瘤患者减轻了不少病痛。


术后即可下地  “快速康复外科”为肿瘤患者减轻病痛
患者家属 沈女士:他也不会讲,他就是肚子疼。本身我们也想带他到医院里面来做做CT什么的,他喊疼的话就直接送到这里来住院。
57岁的杨先生因腹痛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升结肠壁增厚,辗转来到市肿瘤医院,被确诊为升结肠癌,并进行了手术治疗。让杨先生和家人感到意外的是,术后第一天就能站在床边踱步,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结肠切除术全身插满管子,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的样子。
患者家属 沈女士:以前摔坏的话,这里管子,那里都是管子。(现在)我们看到这里没有管子,好像也就放心了。
术前2小时鼓励病人喝糖水、术后鼓励早期运动、定时镇痛……这些颠覆传统手术理念的新鲜做法,正在常州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的快速康复病房中实现。
常州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 张伟兴:原来是开刀前,基本上病人是不能吃东西的,我们(现在)是鼓励他吃东西,因为这个吃东西,第一,可以减少它水分丢失。保证他正常血液里面的容量。第二个口服葡萄糖,可以降低我们手术,包括麻醉的应激,对于术后的胃肠道功能的障碍都有帮助。
张伟兴介绍,这些年,随着微创外科、麻醉技术、循证医学、精准护理的飞速发展,如何让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住院日更短、患者舒适度更高、医疗费用更少,是外科医生一直考虑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
常州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 张伟兴:第一个明显可以减少病人的创伤应激,对病人的恢复是很有效的。第二个,我们麻醉,在手术室的麻醉也是用的特殊的麻醉。我们常规用的是像吗啡之类的,这些药是不行的,这些药对我们术后的肠道蠕动恢复有影响,尽量避免不用这个药。
目前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吸烟、喝酒、肥胖、压力、缺乏运动等都是癌症的高危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戒酒戒烟、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舒缓心情。只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最大程度预防癌症,提高癌症生存率。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