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本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焦虑成国民头号心理障碍 |
时间:2019-03-22 20:11:38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哪些职业人群的心理状态值得关注呢?来看报道。 《报告》指出,我国仅少数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群体中,心理健康状况差别较大。比如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在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指数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在成年阶段,心理健康指数则随年龄逐渐上升。 市民:家庭方面可能跟家人有一些不和睦啊,工作上有一些不符合自己理想的工作,导致一些压力比较大。 市民:同事之间的业务上的竞争啊,人际交往也比较复杂的。 市民:现在的人因为生活节奏比较快嘛,面对的问题比较多,好多事情都积压在心里面不去解决,长期以来就会形成心理问题。 第904医院常州院区心理科主任
汪卫华: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焦虑,根据我们2015年到2018年,我们最新全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大概是将近5%;排在第二位的应该是抑郁,抑郁是比较常见的,近期的资料统计大概是达到3.5%;排在第三位的话,酒精成瘾的问题。这个调查下来,一百个人里面大概有1.5个人。 从职业来看,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良好,教师和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银行业超过半数职工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有改善趋势。当人们发现自己长期有某种强烈的负面情绪,通常会进行自我调节,而当下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市民: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吧,然后让自己放松一下心态,更好的把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市民:一般就是出去放松放松散步,还有我会看一些心理医生,然后来解决问题。 市民:有的时候可能会吃东西、购物啊,会选择这种方式吧,或者是出游啊。 第904医院常州院区心理科主任
汪卫华:首先预防是第一位的,最好是不要发生。对这些程度比较严重的达到中度以上,甚至达到重度的,明显的影响他的工作、学习、社交的话。可能要找专业的医院,甚至用一些药物进行干预。 其实,心理健康跟身体健康一样,都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从而进行积极的调整。希望大家都能享有健康阳光的乐观人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