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特别报道:投资理财暴利背后的陷阱 |
时间:2019-03-20 20:46:32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3·15特别报道:投资理财暴利背后的陷阱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相信电视机前的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身边有人给你推销某种投资或者理财产品时,也爱套用这句话,甚至还会给你多聊几句:“姐你看,现在钱放着不动最亏,得会理财才行,让钱生钱。”不过有时投资理财也埋藏着危险,你贪的是别人的利息,别人贪的却是你的本金。今天的3.15特别报道,就带你揭露那些投资理财陷阱。 受害人:也是他的诱导,他说后期能赚钱,他看我现在经济条件不是太好,通过这个投资,能够搏一搏 去年10月份开始,武进警方陆续接到群众报警,称在万华文化等多家从事收藏品交易的公司投入不菲的金额购买收藏品,结果就没了下文。民警梳理发现,这些公司将低价批发来的字画、钱币等藏品冠以“抢手”、“稀缺”、“限量”的名头,肆意夸大它们的实际价值和升值空间,同时许诺将高价回购或帮助拍卖、代售,在取得受害人的信任之后,诱使他们高价购买。 武进公安分局湖塘刑警中队中队长
钱力:好多产品价值被夸大成几十倍,十几倍的价格来销售,所谓的名家字画进价是300多元,但是他们卖到了10万元左右 截至目前,有55人被依法刑事拘留,其中27人被批准逮捕,另有4人被上网追逃,警方也已核实了129名受害当事人,被骗金额最多的169万,最少的上千元,总计达到两千多万元。而就在去年,武进公安还端了一个从事鉴宝的诈骗公司,该公司通过网络发帖、QQ、微信、电话邀约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寻找目标群体,以高价私下交易藏品等名义诱骗被害人至公司,随后以虚构买家购买藏品收取“鉴定费”等方式实施诈骗。据统计,该案被害人有350多名,涉案金额达560多万元。 受害人
程女士:还有个古钱币他说可以卖180万,我说私下处理吧,他说要鉴定,鉴定下来多少多少是可以私下卖的,超过多少属于国家馆藏文物,只能拍卖,反正要收2万鉴定费 钱力是湖塘刑警中队的中队长,也是这两起重大案件的办案人,对于很多人的受骗遭遇他是深有感触。他也想提醒广大市民,要想避免被骗,其实也很简单,不轻信、不心动、不出钱。 武进公安分局湖塘刑警中队中队长
钱力:天上不会掉馅饼,特别是如果有收藏或者投资收藏品的群众,我建议首先要多了解一些收藏方面的知识,不要被高价巨额的升值空间所迷惑,第二如果要收藏一些纪念币之类的,最好通过银行等渠道进行收藏,其它市场上面的,现在好多违法分子利用法律的漏洞,或者利用我们投资的心理,钻这些控子,来进行违法犯罪 收藏品投资有陷阱,大家选择理财公司时也要擦亮眼睛,以免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胡某是常州市区一家理财公司的业务员,为了留住老客户、开拓新业务,逢年过节都免不了买些东西去拜访客户。一年多下来,他发现自己有些入不敷出,于是就想到挪用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钱,来维持自己的开销。 武进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员
陈斌:这个犯罪嫌疑人是他自己私自从公司里把理财合同带回了家,然后再自己又去外面买了一个POS机,绑定了他个人账户,受害人去刷卡的时候,以为是刷到了公司单位的账户,其实是刷到了犯罪嫌疑人个人的账户上。 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胡某先后挪用客户的理财款共计二十多万元,而被蒙在鼓里的客户一直到理财产品到期后,准备联系业务员兑现时,才发现上当受骗了。同样被坑的还有礼嘉的邓女士,去年10月份,她在朋友的介绍下投入四万多元钱买了一种名为钱多多的广告机,这广告机很神奇,宣称每天自动点击广告就会有收入,头几天邓女士的确尝到点甜头,可之后该平台就一直处于无法提现的状态。 邓女士:刚开始我们买的时候,前两天提现还可以的,到21号
22号 23号后面的都没有音讯了……关键现在是不能提现了,好像手机运行还是可以运行的,但是公司现在给的就是人工返现,慢,然后叫你等 现场:连线记者
张敏:在投资理财界有这样一个理论,熟人关系理论,指的是世界上最容易坑你的人往往不是陌生人,而是熟人。因为陌生人你可能不信,但熟人之间却存在着信用传递的现象,你可能就因为相信熟人,从而相信熟人介绍的人、产品或者他说的一切,结果到头来就变成了“杀熟”。理财这么专业、复杂的事,千万不要跟风,要相信专业、客观的判断。就在去年下半年,P2P出现大规模的爆雷潮,不少平台跑路。而最受伤害的,就是那些拿全部积蓄甚至加杠杆投资的用户。 去年武进法院就公开审理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时某纠集刘某、黄某等人经预谋,设立常州天与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江苏与时聚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并通过加盟“阳光
易贷”P2P平台向社会公众吸纳资金,共累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3亿多元。 现场:公诉人:以高于同期利率的回报并承诺保本付息为诱饵,通过举办讲座、客户联谊、餐馆游览、在媒体发布广告、口口相传、发放传单等方式诱骗社会不特定人员八百二十余人,至上述公司投资,你们对外的利率是多少? 被告人
时某 :对外我们半年期是7.5%,一年期是10.5%到12% 受害人
叶女士:(当时)老头子不知道,女儿也不知道,女婿也不知道,儿子也不知道,知道了我就要寻死了,我就要跳楼了 如今行业日趋朝着合规化方向发展,但更多包裹在各式外衣下的P2P理财骗局依然值得我们警惕。那么如何辨别这一类的骗局呢?一是看筹集资金对象。它是在向社会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还是有明确标的?二是看投资回报率。目前大多数收益率都在12%以下,如果你投资的平台承诺超常的高利回报,20%、30%甚至更高,那么你就要小心了。 江苏铭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邵益刚:一个是要通过正规部门来进行投资,第二在这个过程中你只能是得到合理的回报,如果回报很高的情况下,肯定是存在陷阱的,在投资理财过程中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要及时通过报案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越陷越深,否则后果会非常严重 投资理财不是不可以,但套路陷阱却也不少,所以广大投资者一定要多长个心眼。还是那句话,珍惜自己的血汗钱,保卫父母的养老钱,守住子女的读书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