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是毛泽东主席赞扬女民兵的诗句,意思是中华好儿女胸怀大志,不爱梳妆打扮立志保家卫国。在和平年代,一样不乏“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飒爽好儿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小“女侠”,看看她是如何爱“武装”的。 视频资料:大家好,我叫赵婧华,我来自美丽富饶的江南城市常州,我今年10岁了,我是家里的绝世女侠。 落落大方的赵婧华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绝世女侠”。在央视《非常6+1》的节目录制现场,她展示了蛇拳、舞刀,还和师父、师弟们分别表演了《少年舞韵》和《中华舞韵》。行如流水、刚劲有力的展示,让观众们对这个10岁小“女侠”赞不绝口,也感受了传统武术的魅力。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四(6)班班主任
李倩:我晚上在那里像追剧一样,到九点多钟将近十点钟看到她的表演。我们老师都说我们身边还有小明星,我觉得作为明星的老师我也很开心。在教室里表现的还是很文静的,我就想到那个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跟她练武术的那个洒脱的样子,我觉得有点接不上,但是我还蛮惊喜的。 赵婧华是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四(6)班的学生,班主任李倩说,在她走上央视大舞台成为小明星之前,大家可从来没有把文静甚至有些内向的赵婧华和“女侠”联系在一起,也只有好朋友才知道她练武的不易。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四(6)班班主任
李倩: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体验,就让她去。她个人也比较努力,每次的作业她妈妈就关注群里面,虽然请半个月假,但是作业也没有拉下,学习还是跟得上的。 赵婧华的同学
宋欣遥:她锻炼武术,经常会有肌肉反应。虽然肌肉反应很疼,她还是坚持练一下。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梅花香自苦寒来 练武现场 一年级的暑假,本着强身健体的目的,赵婧华在妈妈的建议下学起了武术。经过一个暑期的练习,她慢慢对武术产生了兴趣,也就有了坚持的动力。在习武的过程中,教练发现赵婧华的柔韧性特别好,便因材施教侧重教授她软功。这次,在央视《非常6+1》的海选中,赵婧华就凭借软功得到了导演的青睐。 赵婧华的教练
于德河:常州赛区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让我们去南通赛区。准备了五个方案,然后导演去选。那段时间对她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每天不光是要跟我排,还要跟小朋友合练,还要自己训练,基本上天天是这样。 于教练说,虽然节目是2月份播出,但他们去年11月就去北京录制了,小小年纪离开父母,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每天泡在排练室里训练,晚上还要做功课,赵婧华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四(6)班学生
赵婧华:是比较枯燥的,练完了以后就比较有成就感。我在展示的同时,就吸引了很多人来接触武术。 赵婧华的教练
于德河:录制的时候很紧张,怕她说错话表现的不好啊,怕她紧张所以自己也紧张。录制完成,一切都比较顺利,我觉得是很大的进步。 训练现场 武馆里从小学习武术的孩子还有很多,最小的还在上幼儿园。少儿武术训练非常艰苦,讲究持续性,平时一周四节课,一节课90分钟。因为孩子都是从零基础开始,所以哪怕一个踢腿,一个后空翻,都要反复练习二三十次,而一个动作真正要学会、做好,至少要三个月。 赵婧华的教练
于德河:你看到他们的后手翻,那都是我们教练跪出来的,就是跪在地上帮他们练。还有像那个像下腰,每组都是10个20个,可能一天要几百个,这个动作要下几百个当然累了,所以意志就很重要。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四(6)班学生
赵婧华:有的动作做不出来了,就一直练。挂脖刚开始练的时候,腿是挂不上去的,必须要一直练,才能挂上去。我是属于比较软的,大概比别人练得要快一点,也是练了好几个星期才练出来。 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像赵婧华一样能熟练掌握拳法套路,还能走上舞台展示的,自然是付出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努力。看着女儿的辛苦,妈妈华燕疼在心里,但让她欣慰的是,在习武的近三年里,她很少听到女儿抱怨或者退缩。
赵婧华的妈妈
华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的是这样的,她从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她得到了那种成功,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之后她就变得越来越自信。因为我们家之前的性格是属于慢热型的,不太愿意多去参与的孩子,慢慢慢慢,她通过这个武术之后,她变得特别自信。哪怕无数中的一个眼神,我就觉得她是一个自信的眼神。 华燕告诉记者,现在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培训班太多了,武术对女孩子来说算是冷门,她之所以让女儿选择习武,一方面是为了强身健体,另外一方面是了解女儿的性格和兴趣,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然后陪伴孩子一起坚持,必会有所收获。
赵婧华的妈妈
华燕:首先家长要理解自己的孩子,我觉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了解的,我觉得她的柔韧度和灵活度比较好。她可能就是有一股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觉得这也是武术,能够让她体会到的一点。我想将来不管她做什么事情,她有这个精神在,她就能够坚持下去 如今,武术已经彻底融入赵婧华的生活,也悄然扩展着她的朋友圈。以武会友、传承国粹,赵婧华和她的师兄弟们都在以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四(6)班学生
赵婧华:我在展示的同时,就吸引了很多人来接触武术。上次去参加太极协会的表演,有个南非的外国人也在那边练太极,和我们合影了。我觉得武术魅力很大。让他们一起来练武术,喜欢上武术这个运动。 赵婧华的教练
于德河:武术不能断代,武术是一个终身的运动,在你每个年龄段都有适合自己的武术。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共同保护、传承好中华武术文化。就像于教练说的,任何年龄段都有适合自己的武术,什么时间开始都不会晚,当然,我们更希望有更多像赵婧华一样的小武者,从小就热爱武术,做中华武术的传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