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为民办实事 陈慧敏:我的网格日记 |
时间:2019-03-09 20:45:30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网格化”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那什么是网格化呢?网格员的日常工作是怎样的呢?网格化管理和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又有什么关系?今天的《2019为民办实事》专栏,让我们通过网格员陈慧敏一起走近网格化管理。 字幕:早上8点 现场:你这边有点占道的呀,好的好的,我马上拿进来 戚大街社区第三网格网格员
陈慧敏
走来走去的人特别多,因为这是在大街。如果行人要避开的话,只能走到马路当中去,就是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把它解决掉。 早上8点,网格员陈慧敏开始了上午的网格巡查工作。上午下午各1.5小时,在完成自身的社区工作的同时,陈慧敏还要负责自己所在戚大街社区第三网格里的所有琐事。今天上午,她还要去看望下自己网格内的一位困难户。 现场:卢师傅,来看看你 居民卢根银住在陈慧敏所在网格内,儿子卢彬去年考上了常工院,在我们生活连线圆梦行动的帮助下,解决了大学学费。平日里儿子在学校读书,家中便只剩下卢根银一个人。最近,陈慧敏知道卢根银患有高血压,常年吃药也是一笔不小的生活负担,便帮他咨询了相关政策。 现场:你的家庭医生签约,你有一张自己保留的单。然后还有一张病历卡,你是不是有?是武进医保还是常州医保呢?是这里的。是武进医保对吗?是的。你坐公交车到b1的底站,那里有一个武进社保中心二楼上面你可以去办一个慢性病。 在老卢心里,网格员成了他的生活贴心人,有问题就找网格员一准能解决。 居民
卢根银
他们经常打电话问我有什么事情,我有什么事情就会和他们说的。上面房子漏水,漏的不得了,后来下大雨那次用的漏了好多天。我就把视频拍给社区的人看了,他们帮我联系了爱心救助,然后就帮我把这个屋面全部翻新了。 自从去年6月,戚墅堰街道试点网格化治理以来,除了日常的社区工作,无论刮风下雨,陈慧敏每天都会深入自己负责的第三网格进行巡查走访,大到宣传政策法规、采集基础信息、调解矛盾纠纷,小到清理墙上的牛皮癣、地上的白色垃圾。 现场:一开始我处理这些小广告都是拿手抠的
一看我大拇指的指甲现在都没有了 后来配了这个小铲子 可以拿这个铲子铲 居民
她很负责的,真的蛮负责任,每天都来弄这些广告啊,牌子啊,她还蛮忙的,(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她呀)是的,都可以找她的,她一直来关照我们。 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是陈慧敏一直信奉的工作原则。9个月的网格工作以来,陈慧敏熟悉了网格内所有的居民信息,了解了社区工作各条线的相关政策,网格化的形成,也让陈慧敏感觉到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戚大街社区第三网格网格员
陈慧敏
如果以前居民是要办一件事情,他可能只要对应我们一个条线,但如果他要办好几件事情,他可能就要对应好几个条线,但是现在自从有了网格集成化之后,他到我们这边来办事情,他说他今天正好要办两三个事情,那他只要找到我,我就可以帮他一起办了。 现如今,网格员们巡查都带着手机,随时随地将居民问题录入APP,通过手机实时记录并上报给戚墅堰街道联动指挥中心,能及时处理的问题即刻整改到位,不能处理的由指挥中心下发到各个职能部门。 戚墅堰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王萌睿
我们创新了“741”模式,主要包括7项办理流程、4个评分标准和1套申诉机制。同时,建立了以联络员会办为核心的三级会办和两级督办制度,确保了事项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切实提升了服务管理质效,提高了社会治理水平。 据了解,戚墅堰街道常住人口5.7万,下辖7个社区,现被划分为35个网格,有网格长35人、专职网格员35人、兼职网格员33人、联络员17人、志愿者444人,建立了1个街道网格化集成管理中心和7个社区工作站。戚墅堰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自运行以来,服务记录33345条,上报事项22107条,办结率为99.85%。 戚墅堰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王萌睿
(2019年)一方面条线融合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我们将把所有的部门工作全部网格化,通过网格思维,来办理这些事务,然后另外一方面是我们还是要打造一个特色网格。 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网格员”成为百姓的“好邻居” 将基层行政组织细分成一个个网格,配备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对网格内的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各种服务功能,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网格化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我区的网格化工作也开始从管理向服务转变,越来越多的网格员真正走近百姓的身边。 现场:这个狗是谁家的啊
咬不咬人啊 南夏墅街道南苑社区副主任 邹强
小区主要是养宠物,这个东西比较难处理,因为没有责任部门,小区里又是没有执法权的,是不是要靠你们来协调呢?也要靠我们来协调,我们就是通过协商以后拿出一定的方案来,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邹强是南夏墅街道南苑社区的副主任,也是一名网格长,主要负责南湖家园二期的网格管理。据了解,像邹强这样的网格长,南夏墅街道一共有54名,每天3个小时的网格巡查工作,随时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也让这些社区干事从办公室走出来,真正成为居民的“好邻居”。 南夏墅街道南淳社区副主任
胡春峰
自从我们有网格化管理起来以后,基本上居民对我们的诚信度非常的高,平时的时候他看到我们也就当不认识,现在我们网格化之后,他们就是什么事情看到我们就是喊我们过去了,现在网格化加我们的长效管理,工作开展以来,老百姓的满意度还是比较好。 南夏墅街道一共分成48个基础网格和6个专属网格,共有联络员30人,网格长54人,专职网格员54人,兼职网格员189人,志愿者57人,并配备226只网格通。截止目前,南夏墅街道上报信息共有29211条,办结率达99.93%。 南夏墅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专职副主任
宣科强
我们南夏墅街道在网格化集成管理中将逐步摸索出一些方法,在创新渠道解决问题和服务群众上起到好的效果,未来我们街道将合力打造三种模式,一是形成网格工作常态化提升模式,二是形成网格工作示范先进模式,三是形成网格工作全心为民智慧模式。 目前,全区共有网格长793名,专职网格员938名,兼职网格员2803名,网格志愿者3469名,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区构建了富有武进特色的“四梁八柱”网格化集成管理工作格局,实现了八大类服务管理事项的全覆盖,成为了全市唯一的网格化集成管理工作模式。截至2019年2月,累计受理各类服务管理事项564929件,开展走访服务650883次,办结率98.33%。 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区网格中心主任
袁涛 一是微调网格 按照省委的要求 适当调整网格的划分 而是夯实力量 抓住机构改革的契机 充分充实基层的力量 三是系统整合 逐步整合各类可整合的系统
四是提升质效
不断优化运行机制 网格员每天接触的日常都是琐碎的小事,但咱们老百姓面对最多的正是这些日常小事,正是他们收集的一户户居民信息,解决的一件件小事,利用互联网数字化的优势,让城市的长效管理工作越来越细化,才让我们生活越来越便捷,环境越来越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