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杨桥焕新生》

时间:2019-02-23 20:52:21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演播室:在去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与住建部发布的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中,我市有两处村落入选,分别是溧阳市昆仑街道沙涨村和武进区杨桥村。杨桥村历史悠久,百年前这里商贾云集,杨桥庙会远近闻名,那么如今的杨桥有了哪些改变,未来还将如何发展呢?来看今天的生活超视。
配音:73岁的余亚锡是个地地道道的杨桥人,在这个江南古村上生活了一辈子,提起这两年杨桥的变化,余亚锡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太平桥驳岸的清理修建。
同期声 前黄镇杨桥村村民 余亚锡:原先的道路,这边都是荒滩,别人家种田什么的,一直都是烂泥,别说车子了,走都难走的。
配音:2016年,响应“美丽乡村”建设号召,前黄镇结合村庄保留点情况、各村文化底蕴,制定了《美丽村庄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按照“点上出新、线上出彩、面上成景”的要求,把美丽村庄建设与农业产业、特色村建设相结合。杨桥是个古老的村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特色显著,但整个村庄的环境并不如人意。老街晚上没有路灯,缺乏公共卫生间,有人在村中散养鸡鸭等等,这些都影响了杨桥的古村风貌。趁此机会,杨桥村委也对村庄进行了大力改造。
同期声 前黄镇杨桥村党总支书记 朱志刚:张仙浜太平浜几条主要的河浜,把我们的清淤工程加上驳岸一个修复工程,把太平浜的东岸改造成了一个休闲的游园。另外按旅游局要求,建了一座3A级的公厕,老街从庄西桥到太平浜一块的,贯通水系这一块的驳岸,大概投入是500万左右,清淤工程我们大概投入了50万。
配音:目前,太平庵南侧的太平浜,两侧的驳岸已经建成,驳岸上的人行道用青砖铺就,钢筋水泥的太平桥加固提升,外立面铺设花岗岩以复古装修,一座石拱桥宛然成形。桥西的小游园内,还有一座四角凉亭可供村民休憩。除了工程建设,杨桥村委还在村中的重要节点进行墙体艺术绘画,内容包括杨桥的传统民俗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等,使得古村的人文内涵更加突出,历史韵味更加浓郁。
同期声 前黄镇杨桥村村民 余亚锡:面貌焕然一新了,人家都来参观看看,也像样了。老年人绕着这里转转走走,以前这里也走不通,那里也走不通。
配音:当地村民对近些年杨桥的变化认同度很高。杨桥地处太湖、西太湖、武进、宜兴的中心地带,历史上是北上常州府城、南下宜兴县城及浙江湖州府城的必经之地。它以杨桥街南有一座单孔石拱桥“南杨桥”得名,是江南一带唯一未被完全商业化开发的千年古村,原生态保存十分完好。不过这也带来一个问题,杨桥的人气在渐渐流失。
同期声 前黄镇杨桥村党总支书记 朱志刚:除了二月初八我们的庙会,庙会这一块呢,因为每年有四五万人来参与,包括游客和我们组织参会的队伍,所以说二月初八那三天是比较热闹的,平时那整个老街,人气各方面相对比较冷落。
配音:相传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城隍老爷走舅家的日子,这一天,在杨桥太平庵内外会举行隆重的庙会,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而为了让这一民俗更好地传承下去,从2017年11月份开始,杨桥村集资修建了非遗展示厅和非遗名录馆。
同期声 前黄镇杨桥村党总支书记 朱志刚:弄了几个门面,把它布置成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个展示。非遗馆这个静态的,我们把庙会的整个内容,以图文的形式来做精彩的展示。
配音:非遗展示厅和名录馆布置在杨桥村委对面的两间空房内,由杨桥村委、南阳桥古文化研究会和当地的一些村民集资建成。非遗厅展示了调犟牛、荡湖船、调龙灯、杨桥捻纸等杨桥庙会中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道具,并介绍了它们的由来。名录馆则记录了杨桥庙会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的各大奖项,以及牧斋院、红莲寺、南阳楼茶社等一些当地特色景点的介绍。
同期声 南杨桥古文化研究会杨桥庙会传承人 余国良:平常时候就谁也看不到,然后我们弄这个非遗展示馆呢,喜欢看看的,可以到这里来展示展示看看。
同期声 前黄镇杨桥村党总支书记 朱志刚:到节假日游客多的时候,我们让他们既可以看这些图文资料,博物馆、展览馆,然后我们也通过这个实际的表演队伍,把这个杨桥庙会的传统文化展示给游客,这样的动静结合,我们杨桥的整个氛围就起来了。
演播室:杨桥要发展,仅仅靠外在的环境、庙会这些当然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个保存完好的千年古村,杨桥拥有极为丰富的古建筑资源,这些古建筑包含了杨桥的历史,是杨桥文化的底蕴所在,也是杨桥未来发展的极大优势。
经济发展人气流失  千年古村何去何从?
配音:杨桥三面环水的古街老房子面积约有近3万平方米,占地360余亩。现存杨桥北街、南街、东街、桥南西街、桥北西街等五条长约730米、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老街。南杨桥、庄基桥、谢桥、五洞桥、东西虹桥等6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坐落其中,其内另有六座保存完好的寺庙古建筑。幽长的青砖路、深不见底的小巷、傍水而建的古屋、形式各异的古桥,处处都透着水光韵浓的江南特色。
同期声 前黄镇杨桥村党总支书记 朱志刚:有些这个老房子啊,老百姓他也不住,大部分老街上的原住民基本搬到外面来了。这个房子关着不住,不去用的话,那年久失修,时间一长它就倒了。
配音:杨桥独特的江南水乡风光、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曾吸引了包括央视《网络春晚》、河南卫视真人秀《谁是明星》、《盗墓笔记》等剧组前来取景拍摄,这也给了杨桥村委一些启发。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影视、旅游业。比如深受各大剧组喜爱的,杨桥老街的发源地洪家大院。
同期声 洪家大院现主人 唐锡中:姓洪的到杨桥来开发的,就是在这里,先有洪家大院,后有杨桥。辛亥革命的时候,称长毛军烧掉了(一部分)。后来姓陈的在这里,这个房子现在是我们的,我们从姓陈的手里买过来的。
同期声 前黄镇杨桥村党总支书记 朱志刚:洪家大院从村民手里租下的,租下来以后,准备和我们的西太湖影视基地合作,合作做一个我们电影电视的拍摄基地。桥南的西街是一个原来地下交通站的遗址,我们准备把那个房子也租下来。租下来以后呢,到19年我们就来打造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这一块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跟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旅游结合起来。
配音:相比于其他村镇可以引进发展工业,杨桥结合自身特色,未来只有丰富业态,开发体验型旅游产品。比如依托洪家大院、杨桥戏楼等历史遗迹,发展民俗博物馆和手工艺博物馆,展示包括非遗杨桥捻纸在内的当地手工艺品。依托古镇老街两侧,发展特色小吃、文创商品等等。依托张仙浜两岸现有资源环境,发展具有地方传统与特色的民宿、酒坊,满足游客居住与餐饮的体验需求。
同期声 前黄镇杨桥村党总支书记 朱志刚:围绕这个老街周边来做这个服务业的配套,餐饮、住宿、农耕文化的体验啊,这些跟老街来结合。也可以让游客到这儿来,既能玩得开心,又有吃有住这些配套,让我们来带动整个杨桥文化的旅游这一块的发展。
演播室:古镇古村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保护的发展,才能让这个千年古村被更多人认识,并且延长生命力。我们也期待“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杨桥在未来能够焕发出更大的生机。
好,感谢收看今天的生活连线,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