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塘开放武进首个镇级非遗馆 传承象牙浅刻 |
时间:2019-02-13 20:17:23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生活富足了,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展示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象牙浅刻,牛塘镇在清莲园内的青云阁建成了我区首个镇级非遗馆,一起去瞧瞧。 牛塘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筑面积约556平方米,一楼主要展示猛犸象牙艺术品,二楼展示非洲象牙艺术品,三楼为大师工作室及象牙艺术品制作场景展示。 参观市民:这个增长知识,从来也没看过这个,第一次看到这个东西。 象牙浅刻是武进特有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始于明代,清代繁盛,曾被招为宫廷牙作,是江南派的代表。晚清出现周之礼、张楫如、吴昆、薛佛影、闵雅兴、杨雪芳等名家。上世纪中叶,杨雪芳回乡筹建常州工艺美术研究所,随后在牛塘镇创办特种工艺雕刻厂,培养了数十名艺徒,其中萧剑波、陈桂芳、倪久晋等成长为新一代象牙浅刻大家,被誉为“延陵派”。目前,武进象牙浅刻与北京立雕、广东镂雕一起成为当今象牙雕刻的三大流派。牛塘,是武进象牙浅刻发源地,从事牙刻工艺者约有100人,仅湖滨路镇区段两侧就驻有4位国家级、省级牙刻大师。62岁孙美娣是这家展馆的负责人,17岁时进入牛塘工艺厂学习象牙浅刻。 象牙浅刻传承人
孙美娣:我们江南乡村都是平雕,……山水啊,观音啊,人物啊,什么都有的。 我国从2017年12月31日起全面停止象牙定点加工单位、定点销售场所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的相关要求,原先开设于牛塘镇的各类象牙浅刻展馆和门店陆续关闭。为保护和传承象牙浅刻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同时积极引导牛塘广大牙刻艺人探索技艺转型,牛塘镇特设立了这一非遗展示馆。 牛塘镇党委宣传办
徐培舒:非洲象牙为了保护它,目前是不能买卖的,我们经过探索,找到了存量比较大的猛犸象牙。现代的象牙工厂一般都是使用猛犸象牙来定进行雕刻,这个象牙的是可以进行展览并且买卖的,所以建这个馆我们也是为了科普,也让牛塘老百姓了解到我们牛塘这个工艺美术之乡,在象牙浅刻方面,巨大的深厚的造诣。 牛塘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是免费对外开放的,有兴趣的市民朋友空闲下来,可前往参观学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