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腊月二十五 推磨做豆腐 |
时间:2019-01-30 20:13:44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节目的开始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春节习俗,今天是腊月二十五,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要过年了,都说“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一习俗的来历。 这“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实际上也是准备春节期间必备“年货”的开始。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谐音,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做豆腐意味着“在新年收获幸福以及福气”。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按老理儿,大年三十和初一都不能动刀,初二开始又有人来串门儿,所以从腊月二十五开始要做出年后四五天所有的吃食。在过去,豆腐是过年时的必备食品。所以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人们将浸泡过的黄豆,用石磨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豆腐做成后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这也就有了「二十五,磨豆腐」的说法。 市民2:豆腐,我们那个时候小时候总会做的,年年要做的,年年要做十来斤豆子的。 市民1:豆制品是自己家里生产的,这是老传统了。 此外,豆腐谐音为“兜福”、“多福”,具有祝愿来年生活幸福、吉祥有余的美好愿望,不过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伙都选择从市场上买一些豆腐回家,乞求新年福星高照。 随着时代变迁,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大伙也找到了新的祈福方式,就是把剪好的“福”字贴在窗户或者门上,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希望“幸福、福气”来到家里。在古代,腊月二十五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主要还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