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被青春撞了腰 |
时间:2018-11-10 21:51:35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如今,社会竞争激烈,成年人的心理压力都很大,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也面临着种种压力,再加上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越发严重,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如果平常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一起来看今天的生活超视。 学生:有时候
同学之间因为不熟悉 不熟悉大家性格 然后就会出现一点小矛盾 还有就是老师上课方法不一样 也会不熟悉
不适应
学生:有点吧 因为压力比较大 考试什么 学生:有的时候会 压力比较大 作业比较多 然后就是心理压力会大一点
因为成绩上学习上有压力 学生:有的时候因为做作业久了 那种烦躁的情绪它就上来了嘛 但是有的时候你还是要压抑着
因为作业就是必须要做的
在连线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了解到中学生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学习,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常常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解压。 学生:
睡一觉就差不多了 学生:小的(烦恼)话会跟同学说吧 如果有大的(烦恼)话可以跟家长谈 学生:尽量去了解新同学 适应他们
然后也可以跟他们多交流交流 学生:一般就是先把作业写完了 然后到小区那边那个游乐室那边放松一下自己 解压一下
学生:买几包干脆面 回去就捏 学生:跑跑步啊 或者跟父母朋友他们倾诉一下 然后减压 是实在不行就 我一般不会 但是有的人压力过大
也可以去找他们心理老师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学生们心理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一般会向家长或同学倾诉,另外,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 学生:心理课的话一周一次 学生:他会帮你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介绍一些大学的东西可以了解 学生:一周一次 班会课上
老师可能会弄那个ppt来给我们讲一下
可以整理好自己的心态 对此,武进三院精神科主任严清章认为,中学时期是学生的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身心的巨变,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导致中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因素越来越多。近年来,承受多种压力之下的中学生经常出现严重适应不良甚至做出暴力、自杀等行为,但在前期,往往没有能够家长和学校足够的重视。 同期声
武进三院 精神科主任 严清章:我们周围的人或者叫我们社会不认可他这种状态 把他说成是问题通常都把心理问题 一部分家长甚至很多民众理解成思想问题
没有从心理的角度去考虑 作出合理科学的判断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心理教师 周燕:事实上 正常人也有可能有心理问题 而且学生的好多心理问题
只是他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必然情况 一些困惑而已 另外也要把心理咨询的方式告诉他 而且要鼓励他求助 心理求助
其实是一个强者的行为 中学生是生理、心理逐步向成熟阶段发育的过渡时期,他们在探索人生道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和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作为家长来讲,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提高孩子对压力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为释放其心理压力提供科学的方法。
家长:家长只能安慰她了 带她出去玩玩啦 就是让她到大自然陶冶一下情操 家长:肯定是劝啊 跟他讲以后碰到问题还会很多 不可能以后
没有困难 家长:有时候我也会生闷气 跟他斗气什么的 后来想想嘛 就哄哄他 比如 走吧我们一起烧饭啦 或者是走吧我们去看个电影啦
采访中我们发现家长们都会积极去帮助孩子排解情绪问题,主要方式就是劝导和带孩子外出放松。而不少家长也承认,有时自己或许成为孩子心理压力的来源之一。 家长:这块做得也不是太好
有时候还是会(发火) 反而是大人的情绪 管理的不是太好 容易对小朋友发脾气啊什么之类的 家长:我觉得很大一部分情绪其实是来源于家长
有可能就是小孩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 它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但是有的时候呢 家长觉得 因为我们用家长的角度去看孩子的问题的话
可能把它放大了 连线记者了解到,16-18周岁是认识压力的模糊期,14周岁以下的孩子对于压力的感知为懵懂期。通常我们把18周岁作为区分成年的标志也是如此。成人在处理压力事件时显得相对理性,
14周岁以下的孩子以主观感受为主要特征,而介乎于两者之间的孩子则处于青春期阶段,情绪波动变化大,家长要特别注意。 武进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副主任
张良:要了解一些孩子的心理特点 我们父母更应该要有一些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给孩子建立一种安全感 学业压力这块
我们家长能做到的就是接纳和包容 还有降低对孩子的期待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