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集装箱除了用于装运货物,还被许多人改造成了独立的住宿空间,最近,在我们嘉泽镇,集装箱居然被用来栽种蔬菜水果,相比于大棚种植,这种新兴的种植方式可是科技感十足,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呢。 连线记者
张宁:一个12米乘2米8的集装箱,里头种了二十多种蔬菜水果,占地面积却能达到180平方米。全程没有任何人工操作,只需要一个手机上的app就能完成1-100个这样的集装箱里面的植物生长。那么我身后的这个智慧植物生产工厂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一起来看一下。 在工厂内部,记者看到左右两边各有5层架子,上面摆放着不同品种的植物,植物四周设有喷淋滴灌系统和补光灯。据了解,不管是温度、湿度、光照度,或是土壤酸碱度、二氧化碳含量,工厂内都有24小时全智能监控,实时监测各项数据并传送到APP上。同时,工厂内还有局部和整体摄像头,以便在手机上观测植物的生长过程。 常州鸿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国辉:光照度的话,在两边是有阳光通风板,阴天的时候会有补光,自动补光灯,它自己检测就是光照度达不到生产数值需要的情况下,它就是自动把补光全都打开。温度主要是我们有两台空调,能制冷、制热、除湿、排风,空调能源是太阳能,上面有7个千瓦的太阳能。 王国辉介绍,集装箱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每天的发电量在31度左右,集装箱里的所有用电设备,每天的消耗量在23-24度电左右,因此供电方面绰绰有余。 常州鸿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国辉:喷灌这块也是通过手机,现在有个土壤检测仪,它湿度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就是自动把这个喷灌跟滴灌就打开了。在一个手机或者一个电脑上完成,就都不用人管了。 除了系统会自动调节光照、湿度等生长因素外,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手动调光、浇水等操作。该生产工厂于去年年底研发成功,今年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行。 常州鸿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国辉:像我这个大棚的话,里面温度和湿度都有可能控制不了,一个简单的智能生产工厂,就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最让王国辉感到的高兴的是,现在有一些部队的同志,对他们这项新技术也很感兴趣。考虑到边疆、海岛等地自然条件恶劣,战士们想吃点儿新鲜蔬菜还真不容易,如果这项新技术将来能推广开来,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