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马拉松是认识一座城市最美的速度,用马拉松的速度欣赏一座城市,是独一无二的感受,从五年前开始,每年10月,常州都会举办马拉松赛事,昨天上午,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赛如约在美丽的西太湖畔鸣枪开跑,两万名跑者把赛道装扮成一片蓝色的海洋,一起感受“金牌赛事”的魅力。
今年是常马升级为“金牌赛事”的第一年,来自美国、德国、法国、埃塞俄比亚等18个国家的跑者汇集常州西太湖畔,共同感受常马的精彩,本次赛事共设半程马拉松、10公里和迷你马拉松三个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常州籍游泳冠军史婧琳作为本次常马的领跑员,与跑者一起,感受马拉松的魅力。 现场
连线主播 朱烨:今年是第五届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比赛 不同年纪不同地域的2万多名跑者参加到本次的赛事当中 随着一声枪响各路跑者都向终点奔去
今天我们也看到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参与到本次比赛中 感受赛事的热烈氛围 那今天天气非常不错 我也作为一名跑者参与到本次的比赛当中
同时我们也来了解一下其他参赛选手的心情 业余选手:这个感受很好 而且人多 气场很好
这样的可以锻炼身体 业余选手:我觉得孩子经常参加这样的体育锻炼也是比较好的 因为孩子课业压力比较大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也是增加她的耐力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比拼,最终,男子和女子半程马拉松的前三名,均被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选手包揽,而且三位获奖男选手全部打破常马记录。当然,职业选手们竞争激烈,业余跑者也是全力以赴,发扬不服输的马拉松精神。更有组团参赛的单位,以此作为一次团建活动,凝聚力量。 业余选手:重在参与
平时每天都会跑六公里左右 明年还要参加 明年要升一级 这个五公里的不过瘾 业余选手:大家来参加马拉松 在一起流汗 一起坚持下来 这就是一种精神
这次活动充分感受到健身带给我们的快乐
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会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五年来,常马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知名的马拉松赛事之一,为了保障跑者的安全和体能,赛道上共设有12个医疗站和10个补给点,随时为跑者提供帮助,同时,每一位跑完的选手,都会获得设计精美且承载着龙城祝福的奖牌和徽章。 残障跑者刘泉琴:轮椅就是我的脚 在马拉松的跑道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身影,让我们感受到了运动的魅力和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其中一辆坚持不懈的轮椅,更是让人动容。 在六公里迷你马拉松的终点,我们看到了一位特殊的身影,她坐在轮椅上,已经完成了比赛,正在等待其他队友。她名叫刘泉琴,今年55岁,27年前,因为一次事故导致腰部受伤,从此之后,只能与轮椅为伴。 残障跑者
刘泉琴:早晨我睡在床上的时候 我老公说 走 我们去锻炼锻炼 挑战自己 我说好的 然后我们就过来了 平时我都一个人出去 都是自己一个人自己滑 所以我也敢来
我还可以跑两公里
就当是锻炼身体。 鸣枪开跑之后,刘泉琴就不断地滑动轮子,向前奔跑,坚持完成了六公里的路程,和她同行的队友都赶不上她。 刘泉琴队友:她跑的比我们更快
……惭愧惭愧 我们不如她 太惭愧了 ……就是让她一个人 我们在后面压轴 她第一个到达 所以我们团队都说很惭愧 不如她 刘泉琴丈夫
姜洪大:她在参加一个康复训练 平时也锻炼的 有的时候去公园我就带她一起跑 (大意)这个户外运动 我觉得挺好的对人的身体有好处的
看到轮椅上的刘泉琴在赛道上依然乐观向上,和年轻人一样勇往直前,很多选手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业余选手:我感觉我很累 跑不动了 我看到她在前面
而且速度非常快 我就拼了命的往前跑 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业余选手:我们还给她鼓励 给她加油 因为人太多嘛 后面就停不下来 他在这个道 我们在中间那个道
精神可嘉 精神可嘉 残障跑者 刘泉琴:一路上给我递水的 给我喊加油的 帮我推的 我说不用推 不用推 还有外国友人说加油加油 累的时候可以休息一下 再继续滑
不然一直滑的话 这里会受不了 重在参与嘛 锻炼身体 愉悦身心
轮椅就是我的脚 在常马的赛场上,跑者们可以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与此同时,他们也是赛场上最美丽的风景,每一个参加比赛的人都值得敬佩,他们用行动挑战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