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汤墅村:工业反哺农业 强农富民兴村 |
时间:2018-10-06 20:37:49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武进区洛阳镇汤墅村,由原庄陈、皇范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275公顷,人口规模不足2500人,曾是出了名的经济薄弱村,但没想到短短几年内,汤墅村已成为人人有股份、户户有分红的富裕村,他们的致富经是什么?今天的生活超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逆袭成功的洛阳汤墅村。 汤墅村位于洛阳镇东部,10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本地居民650户,共计2425人。村、组两级集体经济收入500万元左右,全年人均收入近3万元。而时光倒回2010年,这里的全年人均收入还只有15000多元。53岁的汤墅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平回忆,5年前,当他接手汤墅村时,这里还仅仅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农民收入亟待改善的普通村庄。 同期声
洛阳镇汤墅村党总支书记
王建平:庄陈村主要是以工业为主,农业为辅;皇范村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正好相反。2001年8月份,皇范村跟庄陈村合并起来,这样一来它那个区域的不平衡性,就很明显。一边是以工业为主,一边是以农业为主,矛盾的结构性问题就出来了。 面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困境,该如何取长补短、齐头并进,成了2013年走马上任的王建平,所要面对的头一道难题。 不过王建平意识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土地承包虽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农民单门独户生产,规模小成本高,小农经济难以立足市场,谈何致富。唯有引领农民走合作化之路,将本村土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扭转农产品“提篮小卖”的困境,抱团闯市场,方可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此汤墅村委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强农富民兴村”的发展思路。 洛阳镇汤墅村党总支书记
王建平:企业转制的时候,考虑到当时那个土地,它的平调,平调之后老百姓在这一块土地上的收益很少。所以在转制的时候,把这块土地买断,把这个买断的钱,重新入股企业,现在发展成很大一笔股份分红。 在村委引领和参与下,首先在村集体企业改制时,将土地量化入股,探索以“地权入股换股权”的方法,将土地折股量化到村民身上。2013年“常州市武进区汤墅村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成立,统一流转土地,集约化经营,村民享受股份分红,即保障了村民土地权益,又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目前,汤墅村已有工业企业60多家,除了让村民享受股份分红,还解决了就业问题。 洛阳镇汤墅村党总支书记
王建平:通过到我们村里面来劳动力资源的登记,比如说分各行各业啊,或者有什么技能,他能什么时候有空。登记了以后我们按照,包括企业,按照用工方的需求,我们把人送过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把闲置的劳动力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同时也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江苏洛凯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汤墅村的龙头企业。2005年,村民史进期退伍回来以后进厂工作。13年间,他已从一名普通的钳工成长为车间主任。 江苏洛凯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新品试制车间主任
史进期:我们这个公司,包括我的车间,90%以上的员工都是我们附近村上的,包括我们本生产队的。外来务工人员,比例不超过10%的。第一个带动我们附近村上大学生回来了以后,带动我们就业率。第二个,我们公司来了以后就是教技术的,不是纯粹的操作工,每个人都能学到技术。 洛阳汤墅村:工业发达
农业安全
生活幸福 工业强村固然是一条致富路,但在农村,农业依旧是农民的立身之本。那么如何让工业反哺农业,汤墅村又提出了哪些强农的方法呢?继续来看报道。 洛阳镇汤墅村党总支书记
王建平:确定了一个目标,工业要发达,农业要安全,生活要幸福,然后成立了一个农业园区。把原有的土地集体流转,我们成立了一个农地股份合作社。把老百姓手里面的土地,集中到农地股份合作社,把原来的土地资源变成股金,设股量化,投入到农地股份合作社。 与此同时,为了规避农地直接投资风险,2014年常州市汤墅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目前合作社已集约流转土地600多亩,完成一期“土地整理”、二期“部分蔬菜大棚”等建造工程,复耕面积达120亩,新增鱼池面积150多亩,种植生态桑125亩,新建单栋蔬菜大棚12000多平方米,钢架连体蔬菜种植大棚6000多平方米。现已栽种生态草桑50万株,果桑1500多株,有机果蔬150亩,养殖各类鱼苗5万余斤。 洛阳镇汤墅村党总支书记
王建平:它的主要的模式就是禽-桑-鱼,生态农业。 从那个重庆引过来的品种,因为桑树它不需要用药,从源头上保证了食品安全。把养猪养鸡那个废物,通过干湿分离发酵了以后,又回到了农田,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闭环式的循环。 合作社营销模式采取会员制配送机制,首期目标为400户客户,配送对象为退休高管及养生人士。以户为单位,每月1500元一户,每星期配送一次,配送种类为蛋、鱼、鸡、肉及各种有机土菜。 常州市汤墅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蒋晓峰:优势我们这里主要还是环境好,水质也好,没有污染,这边空气很好的。
粗放型传统农业成功转型升级为生态循环现代农业,不仅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产品层次也得到大幅提升,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盈余能力大大增强,从而极大地促进成员增收及带动农民增收。未来,汤墅村还将继续扩大生态桑种植品种,向蔬菜桑及后续桑产品深加工方向拓展,让农民收入再提升。 洛阳镇汤墅村党总支书记
王建平:如果说只是传统的种植,你要想解决高增收的收入,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如果说你要实现这个目标的话,关键是后续的深加工。增加它的附加值,这样一来他的收入就高了,经济效益就出来了。 从工业强村,到土地量化入股,从小农经济到生态产业园区,汤墅村在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平的带领下,依靠自身优势,取长补短,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致富之路。在这里我们也祝愿汤墅村能够真正实现工业发达、农业安全、生活幸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