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画痴”吴小平的梦里水乡

时间:2018-09-03 20:54:39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在武进区遥观镇,有一位61岁的老人,因为从小受家庭熏陶,酷爱画画,被大家称为 “画痴”,他的233幅环太湖山水画,主题意境深远,构图严谨,精气神充盈,填补了全方位环太湖系列作品的国内空白。他就是吴小平,今天的生活超视让我们一起走进吴小平的写意人生。
“画痴”吴小平:这一幅画是画的宜兴陶都的陶土的矿场 (我)亲眼目睹了矿场 就是紫砂那个矿的矿石 它是怎么开采怎么锤炼 矿的大型的风貌进行构思和创作 因为我这个写生实际上一大半是创作 把它提升 把它浓缩 一般好的地方我会把它提炼得更精彩
自古“宜兴不厌万回游”,吴小平在宜兴考察的时候,也对别有洞天的龙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花了4天的时间绘制了长12米,宽0.7米的山水长卷《陶都古韵》,鳞次栉比的龙窑,风景秀美的湖光山色,将陶都宜兴独有的层次与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画痴”吴小平:那个矿上用四天时间把这幅画画出来了 回来以后经过一道道积墨那个方法 把它一道道的层次加深 把它提炼 把它整理好以后然后才形成这样一幅完整的画 代表了宜兴的紫砂整个一条龙 从矿到制作到烧制 整个丁蜀的特点 我就把它浓缩在这一幅画里面
自小喜爱画画的吴小平,在1979年进入徐州市第四中学学习美术,跟着国画大师李可染的同学、当地著名画家王寄舟学画,并得到了名家李可染的指点,打下了深厚的美术功底。2010年,吴小平毅然卖掉了自己开设的神韵书画艺术品厂,来到北京画院拜师李小可。2012年回到家乡常州后,他决定启动环太湖的环境保护宣传与山水画创作。
“画痴”吴小平:从我们古代到现在没有哪个画家这样进行全方位的创作 这样的画家没有 因为以前交通不方便 现在交通比以前要发达得多。
233幅环太湖长卷填补国内空白
为此,他专门定制了一辆一次能跑130公里的电动车,开始环太湖写生。2012年8月,带着一个装着绘画工具、生活用品的大包裹,吴小平告别了家人,开启自己的创作之路。抵达第一站雪堰镇雅浦村,环太湖写生的第一个基地。在这里的一户农家,吴小平一住就是3年,创作了整整90幅作品。像这样的基地,环太湖地区一共有7个。
“画痴”吴小平:到了一个地方以后就住下来 把这个地方的特点把它画透 把它的精髓部分表现出来 它第一手资料是现实环境 通过我的艺术构思 加工处理 比现实生活更美了 所以周围围观的群众看到我的画以后(说)我们这个家乡这么美呀
雪堰镇雅浦村村民 陆铁生:我们这里的山山水水没有人像吴老师那样描绘出来 我们雅浦村大好的河山通过他的神笔把它描绘出来 我心里感到非常的荣幸
吴小平有一个习惯,每次下笔前,都要先去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典故、名人历史,他的画中,融合了多个当地的元素,还会自己给画作题诗。他画的是景,却又不单单是景。
“画痴”吴小平:从每一笔每一点每一丝墨里面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这个画主要是要有精 气 神 神韵 自己通过对自然的感悟 就是把自然真正的灵感发挥出来
《湖山随心化诗魂》这幅画是的就是吴小平在嬉戏谷的山谷旁所作,在山顶远眺太湖,山水相连,朦胧别致,一隅的嬉戏谷在山谷间犹如散落的珍珠相映成趣。
现场声:“画痴”吴小平 这幅画有二十多米长 是在嬉戏谷的山谷里面画的 它的周围都是茂密的松林 山林都浑然一体 把山河衬托的烟雾缭绕 跟仙境一样 竹山湖那里有别墅 我画了一些他们的别墅 现代化的建筑 就把它们点缀在里面 就把山林和居家浑然一体
233幅环太湖山水水墨,7年成画,其中最长的一幅作品,有50多米。这期间的辛苦,不言而喻。一个人的创作,不仅寂寞,还伴随着危险。光工具袋就有20公斤,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得随身背着。吴小平还记得,曾经被落地雷击中了左肩,荆棘小路上遇到过毒蛇,上山后就要面临着饿肚子的困扰。
“画痴”吴小平:因为那个山路都是荆棘 上去以后 我开始画了以后 如果说再下来的话 估计下午那幅画来不及 那天也没带中午的饭 墨汁的瓶 装的水 画画要用的水 那个里面青苔都有了 没办法 也只能喝。
一般来说,吴小平实地写生的都是画作的初稿,回去后,还要经过再次的精细加工。233幅环太湖山水水墨画,目前装裱完成的只有44幅,还有189幅山水画需要进行后期整理加工、装裱,大约还要花费5年时间。
常州市东吴书院院长 濮耀明:他的画构思比较有操作性 他的构思把山水都画出来 看了一眼 蜿蜒的他也能画出来
“画痴”吴小平:展现美丽的太湖 开阔深远 就是这种山连山 水连水那种大的气势 小的作品反映不出这么大的气势 要画到几十米大的 心里面先要打好腹稿 要做到成竹在胸 然后才能控制这样大的画面
 六旬老人笔耕不辍 挥毫勾勒家乡情韵
就这样,吴小平用整整6年时间,对环太湖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尤其是太湖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研究与写生,目前,他又开始着手绘制宋剑湖的系列作品。
在遥观宋剑湖畔的六角亭内,吴小平正坐在一张小马扎上,面前摊开的两块画板,夹上画纸,对着远处的湖景,他的水墨画《神剑圣湖》正在创作中。今年6月起,吴小平天天在宋剑湖区域写生,整整画了48天,形成了22幅大大小小的写生稿。
“画痴”吴小平:主要是把宋剑湖周围的人文典故写出来 我现在刚刚开始 准备把整个环着宋剑湖的(景)画下来  把它的故事包括环境 包括古村落 有故事的古村落把它画下来 这个才刚刚开始
绘制家乡风貌,吴小平并不是第一次。去年9月,吴小平的老家遥观宣庄村拆迁,为了留住祖祖辈辈生活在此的印记,也为后代吴氏子孙留一份乡愁,吴小平花了16天时间,抢救性地写生创作出题为《千年古村宣庄》的水墨长卷和宣庄老街等单幅系列作品。
常州市东吴书院院长 濮耀明:家乡拆迁 拆迁人家都在搬家 他把宣庄的自然村都画下来
“画痴”吴小平:从小在这个村庄里面长大 无论是每一个田埂 每一条小河都有我的足迹 所以说(我)对每一条小河 村落 都有浓厚的感情
《千年古村宣庄》由8张宣纸拼成,画面内容从最东面的宣庄新村,一直到新石桥、老石桥的西面。浓淡不一的墨痕中,有长漕河水道,也有水龙宫、吴氏宗祠等公共建筑,还有商业老街,宣庄近160户人家都能在图中找到。吴小平说,画中的宣庄不是简单的实景,而是近百年来宣庄面貌的综合。其中,村民住宅以拆迁前的风貌为主,祠堂则以全盛时期为准,宣庄村中多大树的特色在画中也有表现。
“画痴”吴小平:我把宣庄整个的村庄都浓缩在这一幅画里面 这幅画我大概画了8天 一共画了16天 我要把我们这个古村落给它留下来 我把我们古村落主要的五个景点 一个是我小时候的老房子 第二个是我们有一条老街 宣庄 第三个是有一个坝 就是一个水坝 还有西边一个我们的老桥 还有一个是我们宣庄南部的一个新桥
村名 吴立民:凭我知道的 他几十年以来天天都这样画 从来不歇的 从来不间断的 这种毅力是相当不错的
尽管已年逾古稀,但吴小平从未曾间断过他对绘画的热爱,在他不断的坚持与持续创作下,梦里水乡,跃然纸上。一幅幅富含韵味的画作都清晰地都勾起了人们对于家乡的眷恋,也让后代子孙多了一个可以了解家乡,了解祖辈的渠道。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