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沈延洁:百姓身边的家庭医生

时间:2018-08-21 20:22:06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感谢每一位白衣天使为守护生命健康所做出的的贡献。作为一名村医,42岁的沈延洁用一颗仁爱济世的至诚之心,行走在乡间小道,守护乡亲们的健康。今天的特别报道“我身边的好医生”,一起认识大学生村医沈延洁。
(字幕:早上8点)
每天早上8点,沈延洁便会准时打开湖塘镇淹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大门,听诊、配药、输液是沈延洁每天的日常工作。
现场:患者 这个毛病我有多少年了,一直睡不好。
沈延洁 这种毛病比较难好,就是睡眠障碍。
沈延洁所在的淹城社区共有21个村民小组,这里的每户村民都有沈延洁的电话,除了日常坐诊,沈延洁最忙碌的就是接听村民们打来的咨询电话。
(字幕:上午9点)
现场:(接电话画面)头晕的吗?好的,那我等会来给你送点高血压的药片来。
挂了电话,沈延洁赶紧整理好药品出了门,村民冯玉娣最近摔断了腿,刚刚打电话告诉沈延洁自己的高血压药片吃完了,由于行动不便,希望沈医生能够帮忙送一趟。
现场:沈延洁 这个高血压的药给你拿来了啊。
患者 冯玉娣 好的,我脚还是不太好,现在头有点晕就不能出来了
沈延洁 好的,我帮你量个血压。
患者 冯玉娣 她服务态度对人很和善的,很和气的一个人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总归要去找到的,她也有电话的,我们只要打个电话,她就会上门来帮我看的。
送完药后,沈延洁便立刻赶回卫生服务站,那里还有患者在等候。沈延洁今年42岁,1997年从武进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武进合金联营厂从事厂医工作。2000年,淹城社区成立卫生服务站,沈延洁便来到这做起了乡村医生。
区十佳“优秀大学生村医”沈延洁 我觉得要做好一个医生,可能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水平。工作的过程我一直在学习,一直在不断的提高,自己学了一个大专,苏州大学的临床专业的大专,考了执业医师,在2012年又考了主治医师。
和综合性医院的专科医生相比,乡村医生的工作更为繁琐。小到感冒发烧,大到重病晚期护理,不分病种,不分性别年龄,所有的医学知识沈延洁,都要有所了解,不能出一点差错。
区十佳“优秀大学生村医”沈延洁 公共卫生服务本来是12大类,现在变成14大类,这个工作就涉及的面比较广,需要我们乡村医生付出非常大的劳动,就等于对这个辖区内的所有健康的不健康的,还有重点人群都要管理起来。
去年,区卫计局在我区范围内统一推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村民自愿选择乡村医生,并根据自身健康服务需求自由选择诊疗内容。目前,沈延洁与淹城社区的常住人员共2800多人进行了签约。
区十佳“优秀大学生村医”沈延洁 最常见的就是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像我们家庭医生就是疾病早期健康时期,还有就是专科医生诊治过以后,需要长期保健的那种疾病进行管理。
随着家庭医生的签约,沈延洁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以前的坐门候诊变成了如今的上门巡诊。在保证卫生服务站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沈延洁还得对一些年纪较大,患有慢性病的高龄患者进行重点关注。需要定期上门走访复查。
村民刘志厚,今年已经80岁高龄了,患有高血压。按照惯例,又到了沈延洁上门做健康检查的时间了。
现场:舌头底下放好了,再给你量一个体温和血压。
村民 刘志厚 老百姓的要求现在都很高,然后医生又少,她一直很忙的。(你觉得她服务态度和耐心好不好?)很耐心的。
外出巡诊回来,沈延洁还要将这些慢性病患者的信息录入电脑。而为了不影响正常的诊疗工作,这些工作就只能通过加班来完成。
区十佳“优秀大学生村医”沈延洁 像今年1月份的一个流感,经常要加班到七八点钟,平时白天病人就很多,有的病人有可能输液,还没完,慢性病的工作的话就要等,平时的诊疗工作完成以后才能开展,因为有的平时做了还必须要入电脑。
目前,淹城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有两名医生,作为负责人,沈延洁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只为不错过病人的任何一个电话。
区十佳“优秀大学生村医”沈延洁 那一次好像是夜里12点了,因为我的手机长期是24小时开机的,不关机的,打电话过来就让我去量个血压。我去看了一下,确实血压高,可能是药少吃了,我就让他在家服药,他服药再观察一下,如果实在不行就去医院做ct,恶心呕吐的,难受的话就必须得上医院。
村民 我们这边年轻的人都相信她的,甚至于有的地方南都这么远的地方,大家都来请她,一个电话她就去了。那一回,冬天下雪她都去的,我说你不能不去的啊,但是人家就认准她这个人,总归是电话要把她叫去的,这个事情我最清楚了。
沈延洁认真负责、亲力亲为的工作态度被邻里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2015年开始,沈延洁连续三年获得湖塘镇优秀乡村医生,2017年,还获得了湖塘镇最美基层医务工作者称号。面对荣誉,沈延洁淡然一笑,她说还要依旧保持初心,践行自己的责任。
区十佳“优秀大学生村医”沈延洁 我觉得我到现在为止还是比较热爱这份职业的,就是和他们多聊聊天,多谈谈心,他们还是非常依赖你的,有什么都喜欢问问你,就是你主动地多帮助他们一些,就和朋友一样。
随着医改的推行,“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乡村卫生服务站也变得愈发热闹起来。乡村医生们,用爱和责任浇筑起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成为乡亲们身边随叫随到的120。村医虽平凡,但却用行动让生命闪光。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