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增产不增收 如何走出此怪圈? |
时间:2018-08-15 20:37:06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葡萄增产不增收
如何走出此怪圈? 翠冠梨增产却不增收,同样陷入这个尴尬怪圈的还有本地葡萄。眼下正是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我区共有葡萄种植面积2.87万亩,其中,大都以“夏黑”为主,算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但是今年的行情也是根本不能跟往年相提并论,来看记者的调查。 赵小东在礼嘉镇建东村承包了四亩多田种植夏黑葡萄,跟往年相比,今年葡萄的产量均有所提高,但是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礼嘉镇葡萄种植户
赵小东:往年到现在一大半卖完了,今年天好,葡萄质量好,量多了难卖点的,葡萄有季节性的,十天到半个月卖不掉的话会脱落,味道也没那么好 赵小东说,像他这样大棚种植的葡萄每斤成本价在5元以上,而普通葡萄的市场价只要每斤两元左右,所以价格上根本没有优势,打开销路自然也难了许多。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来到了雪堰镇夏庄葡萄批发市场,发现前来采购的商贩并不多,种植户们个个忧心忡忡。 雪堰镇葡萄种植户:产量好的,销量
价格不好 记者:一亩田大概多少产量 雪堰镇葡萄种植户:3000斤总归有的 记者:今年价格跟去年相差多少 雪堰镇葡萄种植户:要相差一块多元一斤的 上海商贩:往年批发价三块七八,今年只有三块二三,品质是好的,今年价格不高,现在供大于求,葡萄多,收货的人少,所以就便宜了。 据夏庄果品专业合作社社长平焕良介绍,受天气影响,今年夏黑葡萄上市时间比往年早了一个星期左右,市场每天的销量在15万斤到20万斤之间,但是每斤的批发价要比去年低一块至一块五左右,所以说果农也要根据市场行情适时作出调整,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才会有更广的市场前景。 区园艺站农艺师
王秋南:市场上的变化比较大,要高质量,要有果粉,蓝褐色的葡萄才有前景,还有一个就是销量分散,没有大批量的团队吃葡萄。 夏庄果品专业合作社社长
平焕良:向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方向发展才会有销路,质量好了,才能提高价格,最后就是品种要更新。 天气好了,果品丰产了,价格却下来了,果农们本以为今年有一笔好收成了,哪成想最后落个空欢喜一场不说,还得赔了老本。作为我们常州响当当的水果品牌,夏黑葡萄和焦溪翠冠梨不约而同都遭遇增产却不增收的尴尬困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如何才能破解增产价低的矛盾,业内人士的建议是提高品质是关键,发展精品水果,打造优质的品牌形象,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者占据一席之地,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