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完交通,我们再来看看农业生产。眼下,水稻进入了田间管理的重要阶段,在前黄镇公墅村李臣家庭农场的农田里,最近来了一群能干的“鸭小兵”,它们承担着为水稻捉虫、除草的重任,一起去看看它们的活干得怎么样。 李臣家庭农场的农田里,绿油油的秧苗长势茂盛,秧田间一大群小鸭子活跃地游来游去,嘎嘎嘎的欢快高歌。 李臣家庭农场负责人
李臣:这个鸭子我每天下午五点到六点之间,我喂一点小麦,平时每天早晨就是到地里面去吃草吃虫。 把鸭子放养到稻田,这是一种名叫“稻鸭共作”的新型生态种养模式。作为尝试的第一年,今年7月份,李臣在30亩的试验田里总共放养了380只高邮麻鸭。 李臣家庭农场负责人
李臣:要在插秧以后半个月到20天再放进去,为什么这样子呢?因为早放进去这个秧苗小,要给鸭子吃掉,或者踩掉,半个月或者20天放进去以后,秧苗已经开始分叶了,没事了,鸭子也不会去糟蹋掉了。 您可别小瞧这些“鸭小兵”,它们可是吃草能手,喜欢吃水面浮生杂草,同时也是吃虫高手,能基本消灭掉稻田里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除虫效果可与杀虫剂相媲美。 李臣家庭农场负责人
李臣:一般的话每年的七月,21号到23号,第一批就要开始治虫,到现在还没有治。。。我到稻鸭共作的稻田里面,暂时还不想治虫。。。看下来基本上没虫 而鸭子们在美美地饱餐一顿后,则会将粪便排入稻田,成为优质肥料。据计算,一季稻生长期间,一只鸭排泄在稻田里的粪便约l0公斤,如果每50平方米放养1只鸭,所排泄的粪便,就足够稻田的追肥了。 李臣家庭农场负责人
李臣:省了肥料,那我们前黄大米,在常武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稻鸭共作以后。。米质比以前更好。。。关键是能够提高米的质量,普通大米卖两块五,这个稻鸭工作的米,最起码可以卖到五块以上 稻鸭共生大米香
亩产增收1000元 李臣给记者算了笔账,有机模式下的“稻鸭共作”以亩产600公斤稻谷估算,可产大米420公斤,按去年农场有机大米每公斤12元的售价计算,稻米产值为5040元,加上养鸭收入1100元,亩产出为6140元,除去土地租金、用肥、用工等种植成本,稻鸭共作每亩效益比去年增加1000元左右。“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可以说是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稻鸭共作生产技术作为农牧结合的一种新模式,一水两用,一地双收,让农民收获能卖出好价钱的有机大米和绿色土鸭的同时,也为大家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