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十年:为何遭遇尴尬? |
时间:2018-06-05 20:39:23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塑料袋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白色污染,众所周知。塑料袋之所以大受消费者青睐,原因十分简单:方便。10年前,限塑令实施的初衷,正是从减少这种“方便性”入手,提高塑料袋获取的成本,然而10年后的今天,从效果来看,这样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落空了,限塑令可以说是名存实亡。来看今天的生活超视。 一组各种不同的塑料袋画面 连线记者走访了中心城区多家农贸市场,看到各种颜色的塑料袋大行其道,几乎消费者每买一种蔬菜就要用上一个塑料袋,而这些塑料袋都是免费提供的。 蔬菜摊贩:一天要用几百个塑料袋,我一天买袋子厉害的,一天要四五十块钱,都要装菜的,像这样蹩脚的没人要,说有毒的 市民:方便,用不着带袋子 事实上,早在10年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但10年过去了,连线记者调查发现,相比十年前,各农贸市场的塑料袋质量确有提高,但使用量并未减少,而且也没有商贩向消费者另外收费。 蔬菜摊贩:像这种有味道的人家不要,都要这种的,一毛多一个的 蔬菜摊贩:说是环保袋,没用,哪有人会用第二次的,拿下来,有的人看的脏了都不要,要拿个新袋子
现在东西都在涨价,以前这个袋子三块钱一把,有八九十个的,现在六七十个差不多 跟农贸市场相比,在我区各大超视里,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却明显减少,65岁的鲍和平已经习惯带上环保袋去超市购物。 市民
鲍和平:一个经济上能省一点,第二个环保。 记者:习惯了都一样 市民
鲍和平:对,原来年纪大的带个竹篮,现在有这个包,我都是自己带的,有的塑料袋也不扔掉,能节约点的 市民:如果准备来购物,会提前准备一个环保袋 不过记者也发现,有不少年轻人还是没有带环保袋的习惯,他们表示并不在乎几毛钱一个的塑料袋。 记者:自己会带袋子吗 市民:不会 记者:为什么 市民:不喜欢
没袋子 记者:像今天买东西买了几个袋子 市民:一二三四五 五个 华润万家武进店服务课课长
濮静波:目前门店的使用情况比一开始减少了三分之二左右,顾客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的理解赞成,并养成好的习惯,自己会带一些方便袋来,我们超市也会做好这样的工作,商品的厂商也会做一些重复利用的环保袋,供顾客使用 实际上,不仅是我们常武地区,在全国各地限塑令实施效果也并不不乐观。相关部门以数据为例,认为10年来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200万吨左右。但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不合格塑料袋仍大行其道,限塑成效与很多人的观感不符,尤其是外卖和网购平台的是限塑令管制的灰色地带,塑料袋使用量巨大。 记者走访了中心城区多家饭店,了解到外卖火起来之前,饭店对塑料袋的需求量并不大,这些年随着外卖平台的发展,各餐馆对塑料袋的需求也是水涨船高,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就要用上万个。 某餐厅副总经理
杨君萍:一天(外卖量)在100多份,要是周末,光一个上午就有靠近100份,下午的话也有七八十份 记者:一个环保盒的价格要多少 某餐厅副总经理
杨君萍:这个我们都是自己定做的,像这样的盒子定做的价格在一块钱左右 记者:这个钱都算到餐费里吗 某餐厅副总经理
杨君萍:对这个餐费都是客人来出的,像有的大一点的,成本价在一块二左右,但我们还是收一块钱
某饭店负责人:成本要一块多,两块钱,这些都是质量比较好的……像这个单子一个鱼香肉丝加一个馒头,客人才付了15块钱,在店里都要付到18元
20元 根据公开数据保守估算,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总和在2000万单左右。以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能覆盖120万平方米的面积,铺满168个足球场。此外,还有环保组织调研发现,每单外卖平均会消耗3.27个一次性塑料餐盒,这意味着外卖每天消耗的餐盒超过60000万个,以每个餐盒5厘米高计算,摞起来高度相当于339座珠穆朗玛峰。实际上,除了塑料袋外,外卖产品中还包含着许多其他一次性用品,这些一次性用品除竹木筷子外,大多是塑料制品。据统计,平均每份外卖产生塑料一次性用品4.8件,由此带来的生活垃圾数量也令人乍舌。我区每天的生活垃圾量在1500吨左右,仅高新区南区的生活垃圾量就在160吨左右,主要处理方式是焚烧和填埋。 南夏墅爱卫办副科长
夏禹:从菜场上买的菜或者商店买东西给的塑料袋都是不可以降解的,就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如果是填埋的话,那就会对土壤和水质都会产生影响的 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这些白色垃圾呢?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张雨哲认为,不管是塑料袋,还是一次性餐盒,其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化学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抗氧化性,所以比较耐用。而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广泛应用,正是因为其生产工艺简单,而且成本比较低,但对人类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博士
张雨哲: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大概会产生超过一亿多的白色污染物,然后我国要投入超过五亿人民币去治理它,所以是个很大的问题,高温直射下,温度过高会引发火灾,并且像现在一些垃圾焚烧场并不分类,它和一些普通的垃圾混合在一起,焚烧的时候会产生有毒的气体和浓烟,会对大气和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对于白色垃圾的控制,张雨哲博士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二是政府监管,进行奖励政策,三是从技术方面使用可降解塑料。 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博士
张雨哲:我觉得要加大奖励,比如我在美国的时候,当你在沃尔玛买了矿泉水瓶,喝完之后,你只要凭借发票去沃尔玛指定的点,会根据回收的量给你现金返利
,从技术层面上讲,大家所熟知的可降解塑料,怎么降解呢,其中有一种淀粉降解塑料,成本是很高的 武进环卫处技术科科长
庄文明:真正做好垃圾分类就要全民都来重视,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才会有声有色,按照垃圾的处理来看,主要是三个原则,一个是减量化,第一个是资源化,一个是无害化 限塑令执行中的困境,如同今天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对政府部门而言,加强监管力量、创新监管方式,是加强源头治理的根本。限塑令也应该延长监管链条,不仅要限用,也要限售、限产,在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同时发力。随着环境治理能力和公众环保素养的提升,相信我们终有一天能够告别那些危害环境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家园更加干净美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