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洋网红”诞生记 |
时间:2018-05-09 21:20:14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常州“洋网红”诞生记
前段时间,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顺利举行,在配套宣传片《中国符号·乐享中国》系列短视频中,常州的身影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而短片的主人公是扎根常州5年的36岁外国友人,特丽萨
布尔斯马。今天的生活超视我们一起来看这位常州“洋网红”是如何诞生的。 视频中,特丽萨走遍常州大街小巷、品尝本地美食,还与外国朋友学习制作常州特产小麻糕,以她的视角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一个充满神秘和生趣的常州。通过这个短片,一夜之间特丽萨变成了一位地道的洋网红。 特丽萨·布尔斯马:我也觉得很奇怪被选中,就是突然有一天北京的一个公司打电话给我,说他们知道我在常州,希望能做一个这样的视频,整整一天拍了12个小时,就为了三分钟的片子,去了常州所有有关的东西,很漫长很有意思,也很累。 当视频被投放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网页上后,她收到了很多来自中国和外国朋友的信息,大都关于常州的文化和生活。 特丽萨·布尔斯马:这样的互动很有意思,以前我不知道别人的看法,这样视频把大家联系起来。 反客为主
架起中外友谊之桥 一夜成名用来形容特丽萨的经历再恰当不过了,而对于这样一位洋网红,市民对她也同样充满了好奇,在生活中她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一起跟随我们的镜头来走入她的生活。 五年前,特丽萨的丈夫因为工作关系被派遣到了常州,特丽萨也一同来到了这座城市,尽管他们也曾在中国其他城市生活过,不过当她第一次踏上常州的土地,就被这座城市的魅力深深吸引了。 特丽萨·布尔斯马:常州是个有趣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些都是我喜爱的东西,我是一个爱问问题的人
所以我可能是一个“恼人的”邻居 总是问许多问题 这也是我发现事物的途径
我乐意去和人交流。 初来常州的特丽萨没有工作安排,在照顾丈夫和两个孩子之余,特丽萨经常漫步在常州的大街小巷,了解常州的生活和文化,此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为何不干回自己的老本行?在常州做一个双语媒体人呢? 特丽萨·布尔斯马:我来常州的时候,发现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外国人不了解,我就开始做这些网站,写文章,办杂志,图书馆,让大家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也可以交流。 为此,她开设了一个宣传常州的英文网站
——常州向导,特丽萨将自己亲身体验过的常州有趣的事物,放上网站,孜孜不倦地向美国乃至全世界介绍常州的点点滴滴。新媒体时代,特丽萨又和她的中国朋友创办了微信公众号“”,这个中英文版的“常州生活手册”为在常州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提供了一个获取常州新鲜事的平台。 特丽萨·布尔斯马:的含义
是一个美式的缩写
就是“”的意思,也是美式英语中你好的意思,然后cz就是代表常州的意思,我创办z是因为我来常州的时候发现城市中只有零散的场所可供外籍人士交流聚会,所以我想着建立这个媒介平台,让大家觉得受到欢迎,觉得这里像家一样。 今年年初,特丽萨在自己的工作室还单独规划出了一方天地,创立了常州首家纯外文众筹图书馆,让常州人可以阅读到更多原版外文书籍。 特丽萨·布尔斯马:我们有很多种类的书在这里,大概有一千多册,关于历史,文化等等,他们一些是我们自己的书,还有很多是来自朋友们捐赠的。 与特丽萨是多年的好友,目前在常州从事英语教学的工作,对于特丽萨开办图书馆的想法,也非常赞同,并且在众筹之初,就捐献了很多外文刊物和书籍。 特丽萨·布尔斯马的好友
一方面可以看书,因为在常州很难找到纯英文的书,而且这个图书馆比本身的意义更重要,因为大家可以在一起交流,思想文化,这些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往往比书本知识更为重要,为了帮助外国人和中国人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特丽萨在开办杂志和图书馆之余,几乎每逢周末都会组织一次活动,其中反响最好的无疑是小老师课堂,外国小朋友教授中国小朋友做手工,寓教于乐。 家长:我是觉得这个对孩子有潜在帮助,他又比较感兴趣,能够面对面的交流,而不是对着书本,这种方式,我觉得更有帮助。 玩耍的过程,却又能传授了知识,家长都非常认同这样的方式,小朋友们也是玩的不亦乐呼,交到了不少的好朋友,如今,特丽萨在创业的过程中,还要照顾家庭,她坦言很辛苦,但是她认为,尽自己的微波之力,可以将常州的生活乃至中华文化传播出去,她觉得很有意义,而在谈到将来的计划时,特丽萨也向我们展现了她幽默搞怪的一面。 特丽萨:首先我希望能持续下去,事业越来越好,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常州,喜欢上常州,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私心,如果我公司开的很成功,我丈夫就可以代替我,在家带孩子了。 如今的特丽萨已经和初到常州的那个全职太太完全不同,虽然要兼顾家庭,但是她现在是网站、杂志、图书馆的创始人,是常州的洋网红,更是常州的义务洋向导和宣传员,她说她希望在这个无名的岗位上干一辈子,让更多人外国友人了解常州,爱上常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