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将了,立夏来。今天我们迎来了立夏节气,立夏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1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立夏节气早在战国末年就已经确立,一起来重温一下常州立夏的老习俗。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所以,常州民谚有“立夏尝三鲜”的说法。田里三鲜是苋菜、蒜苗、蚕豆;水中三鲜是鲥鱼、海狮、白虾;树上三鲜是樱桃、杨梅和枇杷。虽然对三鲜的说法不一,但都表达人民在物质匮乏时代对自然馈赠的喜爱和感谢。 常州市地方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余忠良:我们小时候苋菜要立夏之后才有很小的苋菜,还有蒜苗和蚕豆。经济发达了以后,农副产品也比较丰富。 现在物质富足,尝鲜不再难得。而在古代,人们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的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督促农民耕种。在民间,百姓“尝三鲜”、吃“立夏蛋不疰夏”、“秤人”祝福儿童健康成长外,我们常武地区还有特有的习俗。 常州市地方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余忠良:文革前还有,就是“送夏”,就是今年结婚的女孩子去了婆家后,娘家到了立夏节要置办夏令用品。我听说在湟里、夏溪那一带现在还有。民俗还是要传承下去,这是历史,这是文化,这是几千年传下来的东西。 春争日,夏争时。常州有农谚叫“立夏三朝遍地锄”,立夏以后,阳光充足,农耕繁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立夏后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打今天起,炎热的夏季即将开始。大家不妨让身体顺应天气变化,多喝粥、汤,进稀食,用健康的身体度过这个美好的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