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赵介伟:四十余载紫砂情缘

时间:2018-01-09 20:58:30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紫砂壶作为宜兴独有的制作技艺,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淳朴古雅的紫砂壶艺术不仅是时代风格的产物,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我们武进也有一名紫砂壶收藏爱好者,他叫赵介伟,目前已收藏了1000余把造型不一、形态各异的紫砂壶,且有部分出自名家之手。他与紫砂壶是怎样“相识相知相守”的,让我们慢慢来讲述。
走进赵介伟先生的收藏室——聚穗堂,你会立刻被他收藏架上造型精美、各具特色的紫砂壶所吸引。这些紫砂壶从明代到当代,每一把都有独特的韵味,值得细细品味观赏。
紫砂壶收藏者 赵介伟:每一把茶壶都有它的意义在里面,这个是竹节壶,竹子,上面是竹叶,一根竹竿,盖子也是竹子,壶嘴也是竹子,代表我们知足者常乐,它做的是意义深奥的竹子,一般创作竹子的东西也比较多。
眼前呈现的这款精致的紫砂壶叫“一篮民生”,制作于上世纪80年代,仿的是竹篮的编制工艺,一根根竹篾清晰可见,惟妙惟肖。壶盖处的鲤鱼活灵活现,有鲤鱼跃龙门的吉祥寓意。每一处细节都刻得精美别致,线条流畅自然,非常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紫砂壶收藏者 赵介伟:这个是80年代的,象征着我们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家有饭吃,有楼房住。有电视看,那个时候就不容易了。
在上千把紫砂壶中,年代最久远的当数明代大师时大彬制作的这把盖寇壶。用的是老紫泥,包浆莹润,造型简洁大方,手工刻制的线条粗细宽窄不一,壶面有雕刻的花纹。赵介伟介绍,制作紫砂壶,看上去简单,实则做工相当复杂讲究,大到整个壶身,小到上面的纹路线条,都要对称,而且交接处的缝隙,不能有一丝的损耗。如果烧制时温度不均匀,则很难烧制出品相好的壶来。
紫砂壶收藏者 赵介伟:年代比较长,有几百年,明代的,它这个壶当代也算是大师级的人物,中国茶壶鼻祖,都是他自己独创的。
半月壶、水平壶、笑樱壶、梅桩壶……在赵介伟的收藏室内,紫砂壶的造型多种多样,有的清秀飘逸,潇洒如少年;有的古朴敦厚,温润如君子;有的轻快明朗,飘逸如神仙;有的粗犷简雅,豪迈如丈夫……但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浓郁的回味。
紫砂壶收藏者 赵介伟:弄到现在将近也有1000把茶壶左右,不管是名人的还是现代工艺师的,老茶壶,都有一点。收了这么多茶壶就是自己陶冶情操。
紫砂壶的制泥原料分为紫泥、朱泥、本山绿泥,紫泥颜色偏紫,朱泥偏红,而本山绿泥偏黄,无论用哪种泥料制成的壶,都可谓各有千秋。纵观紫砂壶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一般都表现为由粗趋精、由小趋大、由简趋烦,复而返璞归真的过程,即经历古朴、华丽、淡雅三个阶段,早期的紫砂壶署名都是自己用竹签刻上去的。     
赵介伟:早期的紫砂壶是没有印章的,是用竹签在茶壶上面写字,把自己名字刻上去,到了清朝开始有印章了,每一个茶壶它都盖一个印,谁做的。
用紫砂壶泡上一壶香气四溢的普洱,赵介伟边喝茶边与我们聊起他的收藏历史。每一件事情的开始都伴随着缘分,上世纪80年代,机缘巧合下,赵介伟通过一个宜兴的亲戚与紫砂壶结缘,从此便将收藏紫砂壶作为人生一大爱好。
紫砂壶收藏者 赵介伟:开始接触茶壶是80年代,我一个宜兴丁山的做茶壶的亲戚受到他的熏陶,过来叫我收茶壶,那个时候开始就接触到紫砂壶,当时自己还要办厂,这个东西是业余性的爱好,慢慢地就喜欢上了。
当时,赵介伟一个月的收入也就几十元钱,而一把上点档次的紫砂壶要价十几元,但他总是毫不犹豫,因此每个月大部分收入都奉献给了紫砂壶商,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只要一有时间,他就骑着自己的摩托车满大街地淘宝。
赵介伟妻子 张小娟:一直收一直收 收回来,我说你钱都没有还要去收,有的时候他没有钱还借了钱去收。
赵介伟说,刚开始没经验,他也买回来不少差的壶,后来自己就买书学习,每天下苦功夫研究,再加上经常出去溜,见的也多了,收藏的紫砂壶也就越来越精了。
紫砂壶收藏者 赵介伟:通过这个茶壶也结识了很多朋友,不光是做茶壶的,收茶壶的。
文化传承 从爱好收藏到创建紫砂壶馆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北宋诗人梅尧臣留下了关于用紫砂泡盛佳茗的千古名句。紫砂这一艺术形式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赵介伟泡茶养壶
据史册所载,紫砂壶的鼻祖是明代正德嘉靖时期的龚春。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人们发现,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由于紫砂壶独特的气孔结构,能吸收茶汁,用的时间越长,泡出的茶滋味就越香。因此,有人认为紫砂壶用得越久越值钱,但是赵介伟认为,用来使用的紫砂壶和作为藏品的紫砂壶的保养有一定的区别。
紫砂壶收藏者 赵介伟:现在这个茶壶一个是实用品,一个是工艺品,实用品它可以喝茶,工艺品它可以(当)摆设(放)在家里面,再一个名人名作它要收藏,它有经济价值,收藏价值。
赵介伟介绍,紫砂壶的伺茶性很好,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适合冲泡品种不同的茶,像外表偏红的朱泥壶,比较聚茶之香气,适合冲泡乌龙茶,而颜色较浅的段泥壶,适合泡颜色偏浅的普洱生茶。
紫砂壶收藏者 赵介伟:每一天泡茶 每一天去养它 时间长了 它就有哪个光泽出来 如果不喝茶 就用清水过滤一下 不要去刷它  弄清爽 放在那里
赵介伟说,他一直都爱好喝茶,由于一直忙于企业,没有时间打理,退休后,他将自己创办的企业完全交给了女儿、女婿,利用企业楼顶的2200余平方米,开设了聚穗堂,创建了紫砂壶馆,将多年收藏的紫砂壶陈列了出来。日后,他不仅要收藏别人的紫砂壶作品,更想自己亲手参与到紫砂壶的制作中,寄情于自己热爱的紫砂壶之中。
紫砂壶收藏者 赵介伟:到2013年我就正式把我几十年的收藏陈列出来,……下一步我现在闲下来就是自己想在这个茶壶上面再深层次的了解茶壶的泥料,茶壶的炼泥,然后制茶壶的构成,后面我想自己做点茶壶。
收藏是一位好老师,通过收藏大量造型奇特、历史悠久的紫砂壶,赵介伟仿佛能透过紫砂壶身上某一段线条,触摸一段别样的历史记忆,体悟作者创作时的心境,感受每一把紫砂壶中承载着的灵魂。未来,他希望自己的聚穗堂能让更多热爱传统文化及紫砂文化的朋友相聚在一起,共同成长进步。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