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粉丝:传承45年的农“情”食材 |
时间:2017-12-27 20:32:36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俗话说“南粉北面”,意思是北方的面条、南方的粉丝最地道,作为老百姓最钟爱的食物之一,粉丝在市场上随处可见,且大多以山芋粉丝居多。到了冬季,无论是煮粉丝、炒粉丝,还是下火锅,都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在邹区镇卜弋,60岁的陈国琴和丈夫杨建南纯手工制作的山芋粉丝小有名气,捕获了不少人的味蕾。来看记者钱志益的报道。 早上七点,陈国琴夫妻俩已经工作了三小时,妻子在里屋忙的团团转,丈夫杨建南则在门口接待前来拿粉丝的顾客,刨粉丝机替代了手工刨粉丝,大大提高了效率,像老杨这样的熟手人工刨粉丝的话一天最多能刨二三十块粉饼,而刨粉丝机十分钟就能刨一块粉饼。今年75岁的凌玉香是钟楼区西林人,在老杨家做山芋粉丝已经第三个年头了,每年都要做两三千斤。 顾客
凌玉香:自己垦了 洗了 再去加工成粉回家再像做豆腐一样再用水过 过了几遍就干净了 再去他家蒸 记者:这么多吃的掉吗 顾客 凌玉香:
吃不掉哇 卖的 顾客:今年歇在家看小孩就弄弄的 平时我们村上人年年要弄的 要弄一万多斤山芋的 顾客:比卖的好吃 一点没有杂质
我拿回来洗了四遍的 跟老杨相比,妻子陈国琴对制作山芋粉丝更有研究,因为她跟师傅学了45年,经验相当丰富,山芋粉丝最主要的原材料是山芋,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种山芋,山芋不仅好管理,产量也高,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好的食物,每年秋季收获后留下吃的和明年的种,其它的都会加工成山芋粉丝。将山芋洗净后加工磨碎,为了除去山芋粉中杂质,要把它放到大缸里过水。 陈国琴:沉淀以后
你看这个水都黑的 这个水全都要倒掉 倒掉之后就要过清水
自来水过 二次过滤后,在大缸里沉淀一夜,粉就会沉淀在缸底,只需要把上面的水倒掉,然后放到通风处自然晾干,这样,纯天然的山芋粉便制作而成了。吃货们都知道,山芋粉还可以用来制作粉皮、粉条,那味道相当的地道。 陈国琴:起码要过三遍
然后用筛子放在锅里沥了以后 第三遍基本差不多了 紫山芋也可以做的哇 紫山芋粉好的 而且粉丝还嫩 还蛮好吃的 我们自己做的紫山芋出粉率不高
超市里卖的那种紫山芋出粉率高的 从山芋到粉丝,中间需经过36道工序,包括收获、清洗、打浆、沉淀等等,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打浆,这关系到粉丝的口感和劲道,全凭手感和经验。 陈国琴:太稀的话就会糊
太干的话就太硬 也不好吃 记者:这个有什么诀窍吗 陈国琴:就是掌握水 其它东西一样也不需要 这个是纯天然的 只要自来水就可以了
温水 记者:多少度的温水 陈国琴:大概30度左右 在打浆的同时,陈国琴已经把灶膛里的火生起来了,等到蒸锅中的水烧开,水汽从蒸笼的缝隙间不断钻出时,就可以把粉浆浇入笼屉了。 陈国琴:一层只能浇一杯子,浇多了的话就会不熟,等它熟了之后,再浇第二层 记者:就是一层一层的加 陈国琴:对对,如果是十斤干粉的话,我们这样的杯子要浇十几层的 记者:一锅煮好的话大概要多长时间 陈国琴:50斤大概
一个小时左右,可以多的,15斤一盒我也可以做,费时,就是要好长时间,火一定要烧旺,否则蒸不熟 陈国琴:一定要当心,不当心的话就会起泡,蒸了起泡之后下面就有凹塘 一个小时后 这时候的粉饼,嫩得就像婴儿的脸蛋,细滑Q弹,晾至常温后就得用干净的塑料纸和棉布包上保温了,这样做出来的粉饼就不容易龟裂。一道道工序下来,出不得半点差错,陈国琴说,他们夫妻二人虽然每天都在家里干活,但从早忙到晚,忙的连话都说不上几句。 陈国琴:他在上面刨粉丝刨一天,我在下面烧,也不能离人,时间蒸的长也不好,吃饭就是快餐,两个人忙的,碰头的机会都少 陈国琴:冷了以后
干透了之后 一天的时间到傍晚全都收着包好 因为这个东西风吹多了之后就会黑了 如果天冷冻的话 就没用 冻了之后全碎了, 一天只能做10个小时
十个小时大概做600斤左右,有的时候加加班就七八百斤干粉 像这样的就是12斤左右一块,有的人家只有15斤粉的 我就帮他全部做掉做一格 有的人家少就少做一点
有的人家50斤粉的就做5格 每块粉饼上都贴着顾客的姓,制作完成后,就等着顾客上门刨粉丝,粉丝取回家后放太阳底下晒上两天,便大功告成了。 顾客
朱腊珍:晒干了吃个一年两年都可以的,烧汤也好吃 炒炒也好吃 最好是烧汤 炒的话放点肉丝 厨师 王伟喜:这个粉丝是人家做的 自制的 不加任何添加剂的
吃起来是绝对好吃的 年纪大了,做不动了,一语几乎道尽了所有老手艺人心中的那份遗憾与不甘。但只要有顾客上门,这些手艺人依然会一年年坚持做下去,用匠心精神,做出最地道、最纯正的美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