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恩海与拉面的不解情缘 |
时间:2017-12-25 20:36:57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上个月,被称为拉面第一人、四次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拉面大王”厉恩海,来到武进一展拉面绝技。在现场,他拉的面条形似瀑布、洁白如雪、细如蛛丝、穿针引线、点火就着,让人们赞叹不已。那么,厉恩海与拉面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情缘呢? 和面、醒面、溜面、出条……圆圆的面团在厉恩海手中转了个圈,就成了胳膊粗细般的面条,面条被不断地拉长、旋转、拧成麻花状。 拉面大王
厉恩海
看好了,掌声在哪里 双手上下翻飞,面团如水袖飞舞,一拉一扯之间由粗变细,转眼间,随着厉恩海双臂一阵有节奏的抖动,面团瀑布飞泻一般顿成面丝,他将面丝像“渔网”一样撒开,竟如蜘蛛网般纤细,用手慢慢拨动,又像纱帘般顺滑。 拉面大王
厉恩海 像不像蜘蛛网 市民 确实挺好的,跟头发一样细 市民
神奇,奇怪它怎么不黏在一起呢 这还不算完,只见厉恩海取下一根绣花针,针眼如米粒般大小,助手从拉好的面中抽取几根,一捻,一穿,一缕面丝便从针眼穿过,在接连穿过三缕面丝后,厉恩海让助手拿出打火机,在大家的见证下,把面丝点着了。 拉面大王
厉恩海
面拉的最细0.003毫米,最长万里长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距离,速度最快50秒,拉出209万7152根,穿针最多,可以穿一根绣花针穿入25根(面条) 拉面对于厉恩海而言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当初带着任务学习拉面,没想到这一辈子就和拉面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因为拉面,让年逾古稀的厉恩海仍旧耳聪目明,继续来看报道。 厉恩海是南京人,1964年去新疆当兵,因为机缘巧合和个人的努力,他有幸调任至北京,成为原国家副主席王震的一名生活秘书,王震的胃不是太好,只能进食面条,细一些也更好消化一点,为此厉恩海四处拜师学艺、寻找配方。 拉面大王
厉恩海
找了一百多家面粉,结果找了内蒙有个核桃面粉,这个面粉含面筋质高,绿色食品 面粉劲道是有了,但要想拉出不断不粘的面条,还是缺了点东西,厉恩海通过千百次的尝试,最终找到了奥秘,就是将熬汤的牛骨磨成一定比例的粉末调和到面粉中去,不仅能保证健康营养,还能使拉出来的面条柔韧劲道。 拉面大王
厉恩海
拉面的时候胳膊和手要配合好,面毕竟不是蚕丝和棉花,要慢醒、快溜、紧拉,比如说拉到209万根的时候,这个面还是缠到一块的,同时力量往外伸,到不能拉的时候就散开一下,根根分明、粗细均匀看得很清楚的 通过多年的摸索,厉恩海总结出了:面是本,方是身,基本功最要紧的拉面秘诀,1998年,他第一次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拉面大王
厉恩海
那时候才申报18下,18下就是2的18次方,是542744根 2006年1月、2007年1月、2010年4月,之后厉恩海不断创造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他所保持的世界纪录至今没人攻破。 拉面大王
厉恩海 一个拉面能登上大雅之堂,能获得金牌,上中央电视台 还登上春晚,这不是一个奇迹吗 ,平凡的工作只要你去努力,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厉恩海的绝技上过春晚,也曾代表国家为各国元首做过展示,2002年2月,小布什访华,他被邀请去表演,2014年11月APEC峰会时,在北京为奥巴马展示拉面技艺,2011年10月去俄罗斯考察时也曾为普京表演,赢得了来自各个国家的尊重。如今,厉恩海在中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地开了近700家拉面馆,招收了1000多名弟子。 拉面大王
厉恩海
我准备带到3000名弟子,为什么要带这么多?我要把我的事业,把我的技术,传给后人,传给爱好拉面的人,传给子孙万代,中国的饮食文化要发扬下去 厉恩海的徒弟
徐唐欣言 我是他的第1062位弟子,学习的过程非常艰辛,原来从来没有接触过,看着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我也想去破师傅的记录
从一名士兵到如今的拉面大王,厉恩海用一根小小的拉面拉起了自己的骄傲,更是拉起了个人的使命感和名族的自豪感,这就是沉甸甸的工匠精神。同时他还以公益的角度承诺:老兵、劳模、70岁以上的老人和残疾人,吃面一律免费。 一碗普通的拉面实质的是为了带给我们温暖、美味和饱腹感,这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和坎坷却好像在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多么平凡的工作,只要你够努力就一定有实现你自我价值的那一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