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传承纸上千年之旅 |
时间:2017-12-02 20:33:12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活字印刷、造纸术……这些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听起来既熟悉又陌生。就像活字印刷,被如今的激光照排和数字印刷所替代,这古老的印刷工艺,知道的人寥寥无几。来得辉煌,去得无声,这项跨越千年的伟大发明,在科技复兴的20世纪80年代逐渐被淘汰出历史舞台,而在如今的常州,有一个地方,正悄悄地,以手工艺术体验的形式,温暖地复活它。 初冬温暖的阳光照进教室,孩子们认真地聆听着校外导师的讲解,这是一堂对他们来说充满新奇和神秘的校外课程,活字印刷,之前学生们只是在课文中有所接触,没想到,今天在教室里,就能感受触摸文明的遗存、时光的印记。 怀德苑小学香江校区三(2)班学生
朱宸嘉:以前不知道字是怎么印出来的 现在知道了 怀德苑小学香江校区三(2)班学生 王悦涵:我知道活字印刷术是毕昇发明的
但是不知道怎么印刷 想自己来试一次 我印的是《相思》,我感觉非常有趣 就是我知道了 要先磨墨
再印字。 一堂45分钟的课,在孩子们的文化体验中圆满结束,从捡字,排版到印刷,孩子们在课堂上与历史对话,对于他们来说,收获的并不仅仅是自己印刷出了一幅幅作品,更多的是对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感悟和传承。 怀德苑小学香江校区三(2)班班主任
程真:但是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印刷术 孩子们应当对此有所了解 孩子们还真正地去操作了一下,我觉得非常棒的一次体验。 “时光印记”时光守艺人
宰小玲:也把这种行走的博物馆带到了我们的校园 也希望现在的孩子 去更多地去感受和触摸
咱们这个中国传统文化。 今年4月,在常州运河五号文化创意街区,一家名为“时光印记”的活字印刷体验馆正式对外开放。其中包含有活字印刷,凸版印刷、古法造纸等多项文化体验项目。时光印记的负责人是一位90后的小伙儿,之前与活字印刷几乎没有任何交集,孙瑞安坦言开办这家文化体验馆,主要缘于自己在以前的媒体工作中积淀下的一些人文情怀。 “时光印记”负责人
孙瑞安:在以前的工作当中,我遇到了很多能够坚守文化手艺的一些老师傅。然后我也很敬佩他们,为了自己的一个心愿,能够把这份情怀给坚守下来。然后正好我在电视上面看到了在青岛有一家活字印刷体验馆,我们要把这个活字印刷给传承下来。 从筹建到正式对外开放,孙瑞安和合伙人宰小玲总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从学习相关知识到收集机器,钳子,两个年轻人一头扎进去,不分白天黑夜。 “时光印记”负责人
孙瑞安:因为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一步一步地去摸索。搜寻一些字模,搜寻一些铸字机,还有一些老式的机器。找一些这些老的物件,因为现代来说是非常难找的,然后
我们就在各地去寻找。 而在搜寻过程中,很多人也提出过质疑,这些东西现在都已用不到了,而且有的都已老旧破损,收它有何用,当孙瑞安跟他们讲述了自己的理想时,许多劝他放弃的人都投向他伸出了大拇指。那些铅字、机器几乎都是半卖半送给了孙瑞安。 “时光印记”负责人
孙瑞安:这台机器是我们从常州挺进印刷厂拿过来的 这是一台铸字机 然后这台(机器)已经年代久远 已经坏了 我们现在做的展示 像这台机器呢
后面呢是一个铅锅 可以把铅块放进去融化 融化之后 在前面会放一些铜字模在里面
它就会把它给压铸,压铸出来之后,一个个铅字就出来了。 到目前为止,时光印记总共收集了5万多个铅字,孙瑞安还在不断地寻找字模和铸字机,希望将更多的字号和字体的活字印刷呈现给前来参观的体验者。 “时光印记”时光守艺人
宰小玲:这个纸呢 覆盖上去 这时候 我们需要两个人一起合作 然后用墨滚轻轻地这样 上下左右滚一滚 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字已经透印出来了 体验者
张颖:第一次体验时光印记的活字印刷,觉得很神奇。让现在的生活更慢下来,然后去体验这个我们铅字的背后的一些文化内涵。 从4月开放展出以来,时光印记接待了3万多人前来参观体验,有对外交流活动的外国友人,也有来内地参观学习港澳同胞。接待每一位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宰小玲都会认真地向他们讲解活字印刷的文化以及手把手教他们怎样做好活字印刷的每一个步骤。 “时光印记”时光守艺人
宰小玲:我大概内容也讲了有成千上万次, 这样重复地去讲。我一点也没有觉得辛苦,反而觉得非常高兴。小朋友体验完了以后呢,他们印完了以后呢,
都会互相地去表现一下。“哎,你看我印的怎么样”都非常有成就感。 “时光印记”负责人
孙瑞安:咱们这边呢,有句话叫,中国文字,薪火相传。希望到我们这边来的体验者,能够品文化的慢生活,能够让心灵得到释怀。
在时光印记,你可以触摸那一个个古老的方块铅字,古老的印刷技术,跨越千年时光,再度印出有温度的文字。伴随着浓浓的墨香来一场穿越,可以慢慢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近距离的去感受、去体验千年前的文明智慧,回到过去,与历史对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