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又到一年秋收时 武进区合作社准备就绪

时间:2017-10-21 20:24:10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谷。眼下即将进入秋收时节,为了确保水稻颗粒归仓,我区各大农业合作社多措并举,从物资、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今天一大早,常州金种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玉祥正在对社内的8台收割机、3台播种机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机器以良好的性能投入到即将开始的秋收工作中。
常州金种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 黄玉祥:这个就是半喂收割机,这个是六行的,比一般的大,工作效率比老的快了三分之一,原来是四行,现在是六行,加了两行,一般收二十多亩的,这个能收靠近三十亩。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新设备的使用,是大米提质的关键。除了检修收割机,金种子合作社的3台日本进口粮食烘干机也早已准备就绪,保证抢收上来的粮食能及时烘干,不发霉、不变质。
常州金种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 黄玉祥:那个三台,是两万斤一个烘干机,10吨,一次烘30吨。现在就是要抢晴天,抓紧收割。现在我们家里全部准备就绪,不管是秸秆还田,麦种啊,烘干机啊,收割机啊,全部到位。
记者从区农业局了解到,今年我区水稻种植面积约为9.3万亩,以武运粳为主,属于晚熟品种,一般成熟期在10月底,所以秋收工作预计在11月上旬拉开大幕。前期,区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已经通过踏查地块、总结以往的秋收经验、依据今年的天气变化等因素制定出相应的秋收方案,根据水稻成熟度、水分含量、不同品种分批开展收获作业。
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站长 李宇光:最近因为前一阵子雨水比较多,田间的持水量比较大,所以希望有条件的地区能够尽快开沟防、放水,排干田间的水分,这样也有利于秋收,也有利于秋种。目前我们全区的机械还是比较充足的,等到水稻成熟之后,天气允许的天气下,就可以大面积收割了。我们大面积开始收割的话,也要到进入11月初。
又到一年秋收时,我们也希望各个部门能充分利用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集中机械、人力、物力,全力打好秋收攻坚战,确保农民适时收割,颗粒归仓。
在民间,素有“扬州小麦武进稻”的美誉,也有“武进大米看前黄”的说法。昨天上午,江苏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水稻新品种观摩会武进水稻研究所举行,一起到现场去看一下。
江苏省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观摩会在武进举行
在礼嘉镇万顷良田的田间,武进水稻研究所所长徐晓杰正在给近百名来自各乡镇的种植大户和种植条线的技术人员介绍今年所里培育的新品种。与其说这是一场水稻新品观摩会,倒不如说是农户们的线下“淘宝”会。
常州金种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 社长 黄玉祥:你自己现在种的什么,明年准备种什么,看到好的(品种),明年肯定要更新换代
洛阳镇农机农机站 工作人员 陈友光:有目的地到现场看一下,增加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决定明年是否要换品种,目的就是一个提高产量,一个是提高我们武进的稻米的品质。
今年武进水稻研究所推广的水稻新品种有6个,农户们一边听取研究人员对展示的新品种特征特性的介绍,一边认真对比各品种的田间表现,并对株叶形态好、抗病虫性强、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的优良品种做了重点记录和拍照。
雪堰镇福农农机专业合作社 社长 许元:我们么,一个米质要好吃,抗病力强,产量不能太低,我们主要看中这些。我们也一直卖米的,要好吃的,产量稳定的,才好的。
一直以来,前黄被誉为“常武粮仓”,每年承担农业部水稻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项目,区区102平方公里面积,却扛起了全区1/3的水稻产量。而位于前黄镇的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是武进乃至江苏水稻育种的心脏。多年来,武进水稻研究所已累计育成经省级审定的水稻新品种40多个,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超过4亿亩。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 所长 徐晓杰:现在我们良种覆盖率,优质米覆盖率达到80%以上,好多合作社开始种优质大米,进行推广,提高农民收益,提高种粮效益,主要是这一块,我们全区在优质软米2845,一些好吃的品种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对我们地方米的品牌还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就组织我们全区的规模种植的大户,观摩一下,为明年推广粮种打下基础。
演播室:通过现场观摩会的形式,广大农户不仅可以相互交流、学习,也能直观地了解每个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从中可以筛选出高产、高抗、优质、适应性强的品种,为今后良种推介及农民选用良种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