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历史的时针指向又一个重要时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今天上午九点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又揭开新的一页。武进社会各界收听收看了开幕式直播盛况。来看一组报道。
在戚墅堰花苑社区,近70名党员一起聆听了大会报告。对于总书记报告中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老党员陈三宝非常激动。
戚墅堰街道花苑社区 党员 陈三宝:(最初)5个人13平方米的房子,现在我和老伴两个人是57个平方。(刚开始)退休工资是一千多元,随着国家对老年退休生活的关心和关怀,现在我已经增加到近5000元,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安乐,所以我和老伴两个人相当高兴。
在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室里,100多名学生济济一堂收看了十九大开幕式。
常州大学大四学生 冯琪:(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提到过,青年最具有希望!青年最具有梦想!我们作为青年大学生,将在未来的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衡孝庆:(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我们在去思考自身的过程当中,也是放在整个世界发展的背景之下,那么相对来说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在这五年当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雪堰城西回民村致富路上再出发
现场:记者 陈杰:观众朋友们,此时此刻,党的十九大正在首都北京热烈而隆重地召开,而在我们武进雪堰城西回民村,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们也聚集在一起,认真地收看着大会的盛况。
雪堰镇城西回民村村民 韩福松(回族):十九大是我们早已期盼的一件大事,我们从内心深处发出感激,所以今天,十九大召开,就是一件大事,我们发自心底的感觉,把我们原来的一些衣着风俗展现出来,就代表我们回民吧。
雪堰城西回民村总共有村民2808人,其中回族村民356人,主要居住在陡门塘自然村,这是苏南地区唯一的回民聚居村。雪堰城西回民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陡门塘回民是在元代的时候南迁定居于此的,现有韩、董、杨、吕、顾等姓氏。在党委政府的扶持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城西回民村实现了脱贫、致富、达小康的“三级跳”,不仅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模范,还成为苏南地区少数民族村的致富典型。
雪堰镇城西回民村党总支副书记 臧瑜:近几年我们城西回民村,主要就是围绕“生态城西,靓丽城西,和谐城西”开展工作,我们在2014年底开始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今年,我们又入围了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以及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应该说村庄的环境更美好了,村民更宜居了,幸福感指数也不断提高,应该说,在党的领导下,近几年,我们城西回民村取得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城西回民村,回汉两族兄弟和睦相处、共奔致富路。“民族风情+特色农业+环保家园”已成为城西回民村的发展模式。依托当地的林果农业,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产业的发展,村民收入持续增加,在观看十九大会议现场,村民们也由衷地为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发自内心的表示感谢。
雪堰镇城西回民村村民 韩福松(回族):多年来,我们回民享受到了我们党的政策照顾,通自来水,通天然气,村容村貌的改观,这些都不要我们花一分钱,所以连续几年来,回民都感觉到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们住的地方,就好象住在公园里面一样。……我们相信,十九大以后,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更有活头啊。
雪堰镇城西回民村村民 韩新康(回族):希望今后要越来越好,在党的领导下,要越干越好,我们自己也有信心的。
雪堰镇城西回民村党总支副书记 臧瑜:也是要让大家感受一下我们党这些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这将更加激励我们扎根基层,为村民做更好的事情,也更激励我们村民更加努力奋进,开创更加辉煌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