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银鱼馄饨:太湖边的“家乡味”

时间:2017-05-25 19:43:26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说到吃,我们江南人的吃法可谓独具特色,精巧细腻,滋润味美。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自然的馈赠总能满足食客们的味蕾,靠着江南秀美的太湖,湖里的“鲜味”理所应当的成了当地最具特色的美食,细细品味,萦绕舌尖,久久无法忘怀。

太滆村位于太湖之滨、虎咀头山麓,是常州唯一一个渔业村,有着常州最大的渔港,可容纳580多艘渔船,在每年4个月的捕捞期中,渔船蜂拥而出,穿梭于太湖之上,经过渔业经纪人的手转卖到各地。

每年春季,银鱼在太湖里的芦苇边和水草茎上产卵,到了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下旬,就到了捕捞银鱼的汛期。“五月枇杷黄,太湖银鱼肥”。

现场:渔民  王芳珍:【指挥渔船】往这边一点  好 慢点…我们两三点钟就要去湖里把网拉出来  再把银鱼敲下来  再捞  这个是太湖里的 野生的 出水就死亡了 新鲜的不得了 要晚上弄 白天不能弄 太阳一晒会化掉

58岁的王芳珍是位地地道道的“渔二代”,家里大部分亲戚都是太湖里的渔民,她自己也有20多年的捕捞经验,因为27岁的侄女王黎佳从小喜欢吃银鱼馄饨,所以接近花甲的她经常会出湖捕捞新鲜的食材。

现场:王黎佳:阿姑 今天只有这些吗 新鲜的吗       

渔民  王芳珍:新鲜的 今早捞出来的      

王黎佳:我回去包银鱼馄饨       

渔民  王芳珍:好的 好吃的哇      

王黎佳:是的 我也最喜欢吃银鱼馄饨

王黎佳:十几年前 我们太滆的美食一条街上兴起第一家饭店  然后我吃了那家的银鱼馄饨之后就念念不忘 就是每次去饭店就必点银鱼馄饨 后来我阿姨就自己在家做银鱼馄饨就发现比饭店里的更鲜更美味

一种味道可以记忆十年,幼年时的一碗馄饨成了王黎佳魂牵梦绕的故乡,不管是少年时在它乡求学,还是现如今已返回故里,银鱼馄饨都成了她舌尖上的执着。

银鱼馄饨是渔民们近十年内才发明的一种吃法:自己地里种的青菜、新鲜的五花肉和葱姜蒜剁碎拌匀,再从自家的鸡窝里掏出上两三个刚下的鸡蛋,打碎放入,加上黄酒、酱油、盐、味精细细品调,慢慢勾画,最后放入晶莹的银鱼,美滋美味的馅料就大功告成了。

渔民 张梅君:以前就想过银鱼炒鸡蛋 炒韭菜 没想到银鱼还能包馄饨吃的 后来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 就有什么鱼肉馄饨 银鱼馄饨啊    银鱼肉质细腻,无鳞无刺,无肠无腥,极富钙质、高蛋白,含多种营养成分既能炒菜也能做汤,所以它一直为大江南北的饕客所喜爱。馄饨,是中国民间传统面食之一,用薄面皮包馅儿,源于中国北方,却在我们南方发扬光大,有了独立的风格。所以当银鱼为馅,薄面为皮,制成的银鱼馄饨就更有渔村水乡的味道了。

王黎佳:…其实外面买的银鱼也可以包银鱼馄饨 但是我感觉和在太滆(故乡)是完全不一样 一个是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特产 我们来包馄饨是承载了我们几代人对银鱼的热爱

老旧的灶台,黑漆漆的大铁锅,舔舐的火苗,一切都在温馨的气息中进行着,很快,冒着热气的银鱼馄饨出锅了,咬上一口,滋滋的鲜味通过味蕾进入脾胃、进入人心。从出水的新鲜食材到桌面上的美味佳肴,自然的馈赠固然重要,但团聚的人心才是真正的美味。

王黎佳: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浮现在表面 人心也比较浮躁 事情都很忙 大家都自顾自的 但是我们在家里 能够经常这样团聚起来 包一次馄饨 然后送给周边的邻居分享 感觉到一种人心的温暖

所谓味道,酸甜苦辣鲜,这都是我们舌尖能够品尝出来的,它来自食物最原始的生命,也包容着最鲜美的气息,而让我们真正感动的,是这气息中所包含的一种家的味道、承载的一个城市的味道,他们来自更多的人、更多的故事、更多的生活、更多的人心,以及更多的温暖。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域承载一种情。都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充满生命力的食材,通过精美细致的加工,带着浓郁的人文情怀,成了一个地方的味道,它既是游客们了解地域文化的窗口,也是多少游子午夜梦回的一段记忆,还是我们人心所向的一份情怀。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